这个年代的内外蒙古人口数远不及后世,这般广阔的地方,经常几十里过百里见不着人烟,黄羊群都是成千上万的一起活动,狼群也很多,不要说蒙古各部的威胁,就是那些土匪杆子和狼群也是叫人头疼的事情。
有鉴于上次刺客事件的发生,张瀚的随员计划做了一些更改。
朵儿和张家兄弟等人还是等着,又额外加了十人,王一魁和李来宾两人在内,又挑了十个身手最好的镖师,再有其余人员,一共有三十来人跟着张瀚出行,这样的阵营,除非是某个部落下决心与张瀚死嗑,不然的话也是足够保护他的安全了。
“大舅,这是我连夜画出来的草图,秋收过后就是农闲,这事得抓紧,若是忙了,恐怕未必能抽出多少人力出来……”
临行时,常氏哭的眼都肿了,常宁的小脸也是惨白,眼睛也是明显哭过,只是精心做了装饰,叫旁人不大看的出来。
孙敬亭等随员都已经在堡外等着,张家这边却是一片愁云惨雾,这也难怪,商人离家是常有的事,可要在草原上远行万里之遥,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当时的蒙古有板升地,那里也有不少汉人,多半是逃犯,被掠边民和他们的后代,也有逃荒过去种地的,也有少数商人,多半都是沿九边出口外做生意的中小商人,偷偷出口,常年在外主要是以收毛皮为主,这都是冒险的勾当,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北虏,而是巡查边口的大明边军和马匪,在常氏等人看来,张瀚此行当然千难万险,心中担忧自是难免。
第116章 东行
张瀚好不容易将母亲等人的情绪安抚住了,临行时,却是从怀中掏出一张草图,交给了常进全看。
“就是这东西,这样看来是很大?”
“嗯,直径高就超过两丈了。”
张瀚手中的是一张大水车的草图,这东西也是明中期后出现在黄河两岸,这是取水的好东西,几乎昼夜不停的取水,是沿黄河两岸缺水区的百姓智慧的结晶,张瀚在后世旅行时见过实物,当时就惊叹不已,而这样的好东西却是根本没有流传开来,不论是有江有河的地方或是十分缺水的地带,这样的大水车寥寥无已,一则是建造困难,二来成本高昂,三来根本没有人牵头做推广,在此时的大明,信息传播只在士大夫中快捷些,在百姓来说,离开村落五十里就是出远门,一百人中只有几人识字,而这识字的也很少有机会进入士绅阶层,更很少有机会接受信息传播,所以隔着几百里就象是另外一个世界,不要说很多人压根没听说过,就算听说过,也是有心无力,根本没有能力造出这样的东西来。
技术,人力,物力,决心,缺一不可。
常进有眉眼俱开,显然是十分高兴,弹了弹手中的图纸,笑着道:“这事交给我去办,一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张瀚的农庄有五千余亩地,大半是不便取水的旱田,但很多土地距离河流并不很远,一架大水车建成,利用水力汲取河水,送到沟渠之中,输入田亩之地,一架水车可以灌溉五百亩左右的土地,虽然费用不菲,但怎么算也是一本万利。
沿河地区,可以建水车,不近水源的,可以挖深井,张瀚打算先改造自己的田亩,如果有机会大量购入土地,选育良种,种番薯玉米等作物,提高产量解决灌溉和肥料,使这一片地区的粮食产量大为增加……买粮是一回事,待过几年大面积的天灾降临时,可能买粮会更困难,如果自己掌握一个很大的产粮区就最好了。
好就好在大同东路这里有相当大的平原和洋河这样的可用来灌溉的河流,如果是自然环境更恶劣些,张瀚也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