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现在朝廷头疼于东事,又是刚刚换过首辅,尤其希望地方安静,不欲多事。

这个时候,麻承恩虽是被逼无奈,但是确实是他开启和巡抚这个文官上司的撕逼模式,获得的同情分还是有限的,朝廷为了稳定,一定会选择快刀斩乱麻的模式来解决这事。

“遵路,”麻承恩眼神中露出笑意,捋捋浓密的大胡子,笑着道:“你是打新平堡来,我听说张文澜最近一直在操持着自己的两桩婚事,但眼下的事他也不可能不管,你说说看,他是怎么个说法吧!”

“好,那我也直说了。”李慎明知道自己和张瀚的关系十分明显,已经是密不可分,在麻承恩这里装神弄鬼也没有意思,他很干脆的道:“总爷估计,韩畦会找谁来当这个替手?”

“除了杜文焕,不会有别人!”

“对,我们想也是他!”

九边重镇的总兵替换,朝廷只会考虑镇的住的人选,绝不可能任用一个根基不牢固的新手,后世小说中常有武将立下赫赫战功,一下子成为总兵的桥段,最少在明末这里,几乎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的。

从万历中晚期到崇祯,九边重镇的总兵轮换可能有过百人,但任职九边总兵正职的多是宿将,甚至多半是几个大将门家族出身的人选!

大同镇是先麻后马,辽东是先李后祖,其间也有贺、尤、杜、张等各大将门家族先后任辽镇和蓟、宣、大等各镇总兵,象左良玉一类的由小兵到总兵,只是崇祯中晚期的特例而已。

第311章 亲亲

杜文焕是杜桐之子,杜桐是杜松的兄长,本身职位并不很高,不过也是祖孙数代都是武级武官的大将门,杜家又出了一个武功赫赫的杜松,原本已经压过麻家等将门一头,但萨尔浒一战,杜松为了争功指挥失措,当然就算是杜松好好指挥机会也不大,但毕竟是打了败仗,杜家为此变得灰头土脸,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实力被削弱了大半。

杜文焕本人是个庸材,只是他现在掌握着杜家在西北的实力,所以能稳坐延绥总兵的位子,人是庸材,杜家实力又弱了,如果能把这个人弄到大同镇来当总兵,肯定是一个极容易被控制的弱势总兵。

除了这些,还有别的镇总兵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杜文焕肯定是最合适的一个。

“总爷觉得杜帅是不是愿意换地方?”

“他当然不愿了。”麻承恩道:“上月我与他有封信,他说朝廷要召他去辽东,他绝不愿赴辽,打算打套寇,弄出战事来,朝廷就调他不得。有这种心思,大同他也不会愿来。”

杜文焕是在延绥起家的,历任延绥镇游击,参将,副将,一路到总兵,延绥是好地方,直面的就是蒙古的“套寇”,部落号称有十万,但分成四十二支,多则两三千,小则千余,几百,混杂的不成模样,力量也因此极弱,杜文焕经常主动出击,弄个斩首三百级,五百级的报功,其实朝廷都知道,他斩杀的就是沿边的套寇多是那些倒霉的牧民,套寇说是火落赤等人为主,但多半各自为政,很少有集结一起犯边的时候,他们也是以右翼土默特为主,俺答汗在时他们跟着土默特一起闹,俺答受抚了,整个部落也很消停,哪有什么实打实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