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张瀚笑道:“放心,不但有人买,而且还很多人买,等订单多了,就再加价卖,我估计千两以下都会卖的很好。”

“哦,哦,这事你内行,你看着办吧。”

常进有的表态叫常杜氏气的牙齿痒痒,妇人最喜欢看男人胸有成竹的样子,常杜氏既为女儿高兴,嫁了一个有出息有本事的女婿,看张瀚的模样,常杜氏就知道女婿是一个有大本事的,心里有成色,她的畏惧和敬佩心理更重了。

但自家男人就是这般没出息,说事情也是唯唯诺诺,没个主见。

“怀表这东西,做起来就更难了。”常进有道:“现在最小的座钟是一抱大小,要制成怀表,各种齿轮都要缩小十倍,目前来说还很难。”

“慢慢来。”张瀚道:“又去澳门买机器了,以后把卡尺,车床都标准化,工匠的熟练度也上来了,制成怀表就是这一两年事。”

“对。”提起技术上的事,常进有倒是很笃定,脸上也露出自信的神采来,他道:“无非还是机器和熟练程度,这都好解决,只是需要时间,不过,一年之后,瀚哥你要的怀表可以量产,这我可以保证。”

“嗯。”张瀚也是重重一点头,笑道:“还有什么?”

“还有望远镜。”

常进全随身带了一个包裹,这时他打开来,将一个圆柱型的筒状物递给张瀚。

这望远镜当然也是仿制的,澳门和苏州都有卖,不过也是很初级的东西。

这玩意的出现也是和大航海时代有关,风帆战舰的时代,抢上风特别重要,在海战中首先能发现敌人,然后抢占有利的风向,基本上就赢了一半,望远镜当然是船上的标配。

望远镜是单筒的,这时代还没有双筒镜,靠近眼的一边越来越小,整个镜身可以慢慢推起来,便于打开和携带。

张瀚走到门口,把推好的镜筒又拉直,然后闭上左眼,用右眼观察。

他看的是五百步外的玉皇楼,这幢三层高的建筑在后世也是旅游景点之一,到新平堡的人都会看到这楼,几百步远,用肉眼看肯定很模糊,张瀚用远镜扫了一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正殿上挂着的“玉皇楼”三个字的匾额。

他又远眺了一下,东门的城楼也显得很清楚,被张瀚看的很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