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如果来争板升城和板升地,各部当然不会允许,这涉及到蒙古的颜面,是两国相争层面上的事情,可如果是和裕升过来抢板升地,那就是两回事了。
和裕升是会盟过的友好势力,虽然是汉人,但草原上向来就不缺乏汉商,各部都有默契的规定,对汉商的利益相对要保护,如果各部都争着抢掠汉商,以后谁还敢上草原上来做生意?
“完了,你完了,我也完了,我祖辈留下的基业,都叫我这个败家子给败光了!”马背上,素囊单手控着缰绳,不顾形象的扯着胡子,嚎啕大哭起来。
“不要急,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布囊眼中则是熊熊烈火。
……
五月二十日的入暮时分,张瀚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东山孙家。
沿途看热闹的人极多,连附近的山谷上都稀稀拉拉站了一路的人,不少人喝采问好,向张瀚挥手致意。
张瀚没有坐车,骑在马背上看着苍山青翠,四周人群稠密的景像,内心也感觉自豪。
李慎明在一旁也骑着马与张瀚并肩而行,他由衷道:“四周的矿工越来越多,灵丘这里已经吸引了附近数万丁口和家属,最少有十万人仰赖文澜你而生,而且他们过的还不坏,这都是大行仁德的事啊。”
矿工和家属们都住在矿区或是矿山下的村镇里,从民居可以看的出来,多是修葺的很牢固,样式也很漂亮的茅草房,但瓦房也明显在增加,因为规划得法的关系,民居并不杂乱,看着井井有条,人们的脸上也多是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小孩子们很多穿着新衣在村口边跑来跑去的看热闹,张瀚的随员带着不少糖,到处分发给这些小孩,到了黄昏时,迎接的队伍后跟着好几百人。
“这两年因为生铁和铁器卖的好,除了遵化铁场也会建炉,分流一部份人员外,灵丘仍然会保持着咱们生铁基地的地位。”张瀚对李慎明道:“未来三五年内,可能会有千座高炉,二三十万矿工,一年生产五千万斤或是更多生铁,最少整个北方九边到中原,山东,苏北,淮北,这些地方的生铁市场,我全要了。”
“五年之后,可能有数十万人在你手下讨活计,连同家属有几百万人。”李慎明摇头笑着道:“就算当年陶朱公也远不及你啊。”
“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张瀚哈哈一笑。
现在确实是好时候,明末时朝廷对民间的控制简直是弱到极点,毕竟是王朝末世,一堆头疼的事等着中枢的那些大佬,哪有功夫顾别的?商业上确实是放开了,从隆万大开海后对商业的控制放松,明廷也加强了关税和商税的征收,万历到天启是一个分水岭,天启年间的杂项商税收入达到百万以上的规模,这在大明的早中期是难以想象的巨额收入,朝廷对商人的控制降到最低,这是大明前期很难想象,在清季如果不是皇商,政商勾结,商人也很难做到这般的地步。
众人心情都是很好,韩畦已去,青城那边常威送回消息,又一次打跨了素囊和布囊的残余势力,估计这两人最多剩下两三千残余的部民,对和裕升几乎不构成真正的威胁,巡抚也换了自己人,在朝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商业上更是蒸蒸日上,张瀚又一次迎亲,所有人的心境都很轻松,每人脸上都满是笑容。
“孝征兄,这阵子辛苦你了。”到了东山会门口,孙敬亭等人在外迎接,张瀚赶紧下马,笑呵呵的向孙敬亭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