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页

可是党争一旦开始就犹如开弓没有了回头箭,天启四年的东林诸君子们一直对齐楚浙三党穷追猛打,几次京察成了双方较力的战场,加上牵扯进内廷的王安和魏忠贤,终于使这场党争的危害性超过了唐朝的牛李党争,贯穿了整个明末时期,甚至包括南明时期。

天启四年之前,由于东林党对皇帝的要求较严,同时皇帝新即位不久,也很虚心向学,当时皇帝的帝王心术不成熟,也做了很多错误的决断。

但随着皇帝心智的成熟,经筳召开的次数越来越少,接见群臣召开朝会也越来越少,到东林党惨败出局,皇帝已经是和他的祖父一样,几乎很少见外臣,更不要说召开大规模的朝议会议了。

只有重要的事件,皇帝会召见内阁和相关的部堂大员,一起开一个小规模的御前会议,由皇帝发问,众人献言,不过这样的记录也相当稀少,不象崇祯年间,崇祯皇帝是几乎每天都要在平台见大臣,不管是地方官员还是中枢大员,至于朝会也经常召开,崇祯皇帝的性格脾气也比天启皇帝急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坚毅刚烈,可惜崇祯帝驾驭群臣的手段和成效反而不如天启,兄弟两人在能力上真是相差的很远。

孙元化听到皇帝声音有些衰弱,甚至是有气无力,他在心中吃了一惊,想起来近来在京师中的传言,似乎皇帝御体不佳,看来这不是谣言,而是事实。

由于担心和怀疑,孙元化在答话前就偷眼看了一下在御座上的皇帝。

第1339章 退殿

天启看到了孙元化的目光,笑谓左右道:“看这狂生大胆。”

孙元化赶紧请罪,天启无所谓的道:“朕前阵偶感风寒,御医脉案皆有,容貌是清减了不少,但身体已经大好,外臣不得擅见,卿看看也好。”

“是。”孙元化呐呐而答,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天启莞尔一笑,说道:“这是个呆书生,不过懂兵学,知铸炮耳。”

天启问道:“你来往关门和京师,永平一带地方可安靖?”

孙元化顿首道:“地方颇为安靖。”

“朕听说辽东流民很多,他们在地方可好,地方官员可还得力安抚他们?”

“臣所见流民确实很多,有不少饥寒交迫露宿于街市的,然而地方官和缙绅已经尽力安抚,只是力有不逮,未能全部安置妥当。”

在地方的辽民已经成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带来的就是对各地经济民生治安各方面的冲击,官府又有得力或不得力的,不过再得力的官员想把几十万人安置好也是不可能的。辽民最惨的是在登莱一带的,几乎人人都成乞丐,好一些的就是从永平一带往京师,越靠近京师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