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此时辽西有孙承宗坐镇,对反乱的刘氏兄弟也只敢安抚,不敢动兵。
转眼到了大凌河之役,孔有德等人不甘心去辽西送死,他们在多年的变乱之后,已经不是一心杀虏的好汉子了,他们也要求自己的功名富贵了。
在打下登州后,毛承禄率内丁和不甘在皮岛等死的东江将领渡河入登,成为吴桥兵变后的首领人物,在登州的东江兵尽显强悍和凶残的一面,在辽西明军精锐赶至之后,东江兵野战不力,只能固城而守,他们在城中大肆食人,和祖大寿在大凌河城所作所为完全一样,到后来登州不守,孔有德等人渡河降金,毛承禄不慎被俘,和几个东江内丁的将领一起被押送北京,被崇祯下令凌迟处死。
可叹其也曾经是一个追随毛文龙抗金的汉子,后来居然走上歪路,并且最终落了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毛承禄此时当然不会知道自己的未来,他志得意满,满脸都是虚骄之气,也不怪他如此,内丁归他掌握,又加封到了副将,在东江镇除了寥寥几人之外就无人能对他形成威胁,最要紧的是大帅信任,毛文龙虽有一些制衡之策,但东江之内,最信任的其实就是陈继盛和毛承禄两人。
“以前一直觉得十二团的温忠发和秃头不是玩意,有强兵在手不肯打,现在看来人家是不想趟咱这里的浑水。等和记动了,怕就是雷霆万钧,毛承禄,到时候你就知道你们今日所为有多愚蠢了。”
毛承禄身形一震,和记上次轰击皮岛,除了叫毛承禄失了宅邸和损失声望外,也是在其心理种下了极为深重的阴影。
那强大的战舰,威力巨大的火炮,到现在东江上下也拿不出办法来。
这方面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毛承禄转念一想,他们谋求的是在大明内部的独立发展,而和记早就走在前头了,总不会因为东江对朝廷有了异志,和记当急先锋来讨伐?那岂不成了笑话。
当下毛承禄冷笑数声,说道:“和记自己都在草原上称王称霸,朝廷已经将那张瀚困在新平堡,重振九边防和记,宽甸这里孤悬一处,你看他们敢对咱们如何。两家定然是订立盟约,彼此不相犯,和记怕是巴不得要我们置身事外哩,要不然,他们面对的可不光是九边了。”
毛有俊知道眼前这人利令智昏,根本不可以言语打动。毛有俊自己不是什么聪明人,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可再简单的人当了将领,考虑事情也就不那么简单。
和记在北方只是稍作退让而已,蓟镇关门一事,更是叫毛有俊看出了和记的决心和实力。这才是真正的强敌!
毛有俊感觉悲哀的就是大明的内部,风雨飘摇,但内有党争,算人祸,又有天灾不断,天灾加上人祸,使得北方百姓无比困苦。
而九边武力不备,辽西有一些振作,东江这里却一如既往,大家都有私心和小算盘,没有哪个人真心替大明效力。
一个王朝到了末世就是如此,毛有俊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如何。
他灰心绝望,才有两次自杀之举,现在自杀是不想了,但他只想冷眼看着,东江镇是怎么毁灭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