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收藏成热,孔大山也就跟风玩了收藏,但是水平不高,几年的功夫买了一屋子的藏品却鲜有开门的物件,算是交了不少的学费。
上次鉴宝大会的时候,齐胖子还专门带了一只白瓷瓶从京都赶到宁都鉴定,当时鉴定的人正是于飞!最后那只瓷瓶被于飞鉴定为唐代的白瓷净瓶,市场价值也就十多万的样子,但却让孔大山在朋友面前赚足了面子,几乎逢人便讲,顺带着也把于飞拿出来说上一说,对于飞可谓是印象深刻、推崇备至,竟然能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将他一眼认了出来。
说起了鉴宝大会的往事,孔大山极为热情的说:“于老师,难得在京都遇到您,我请您吃饭好好感谢您,您一定要赏光!”
“孔先生千万别客气,那本就是我分内之事,当不起谢字的。”于飞谦逊的说:“再说我下午还有事,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聚如何?”
见于飞如是说,孔大山也不便强求,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咱一言为定,不过俺老孔今天还有一件事想麻烦于老师。”
孔大山想请于飞帮忙事当然鉴定方面的。孔大山外贸的生意越做越大,最近在京都买了幢别墅,便想买一些老家具放进去。
刚才在潘家园家具市场看中了一对紫檀福寿椅,据摊主说是从清代传下来的,咬死八万块不还价。
据孔大山说摊主六十多岁,邋里邋遢的,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倒真有些清朝遗老遗少的味道。孔大山一见人家这扮相就觉得东西是真的,正想买的时候却看到于飞,便追了上来。
于飞一听便觉得有问题,清朝遗老遗少家道中落变卖家产的事在八九十年代倒是不少,也确实有不少好东西、老物件。可是现在都已经是两千年初了,那些老物件该淘的都淘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可能再冒出个遗老遗少变卖家产?而且还是在潘家园这个地方,要是真的话恐怕早就被人买走了,哪里还轮到你孔大山呀?
“孔哥呀,我对家具可没什么研究呀。”于飞推辞说。家具作为古玩的行当之一,他在准备鉴宝大会的时候也涉猎了一些,况且他鉴定靠的是混沌之气,与研不研究根本屁关系没有。之所以推辞,一来是因为他和孔大山并不熟悉,犯不着;二来古玩市场有古玩市场的规矩,旁观的人是不能说话的。这也是为什么董德昌第一次和于飞在天宁寺古玩市场相遇的时候面对于飞的求助不发一语的原因。
“于老师你也太谦虚了,古玩收藏本来就是一通百通的,你即使是没研究过也比我要强多了。”齐大山却一点都没有放弃:“我知道这里有规矩,等一会你帮我看看,不需要说话,要是老的,您就点头,要是新的,您就摇摇头,您看可好?于老师,您就帮帮我的忙,我在乎的不是这些小钱,而是担心家里头的那位呀,她可是发话了,我要是再打眼,以后就不准我再玩收藏了。”
冷雨霏被孔大山的话逗的一乐,便对于飞说:“于飞,如果不费事的话你就帮他看看呗。”
“是呀于老师,您看您太太都说话了。”孔大山连忙说道。
“谁是他太……”冷雨霏面色一红想反驳,却最终没有说出口。
既然冷雨霏也发话了,而且于飞也觉得孔大山比较实在,便点了点头说:“孔哥,咱丑话可说在前头,我可不是什么专家,要是看不准的话,您可别怨我。”
“放心吧于老师,咱老孔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吗?”孔大山大喜,几乎是赌咒发誓的说不管于飞看得准不准都不会怪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