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因为他发现,这幅《兰亭序》字幅之内竟然还有一幅《兰亭序》!里外两层兰亭序完全的重合,所以根本让人发觉不了有夹层的存在。

里面那副《兰亭序》的混沌之气浓郁程度就在魏晋前后,难道说眼前的就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

非常有可能!《兰亭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其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市场价值绝对比岁寒三友图青花大罐要贵重的多,而且是有价无市的。

《兰亭序》失踪了那么多年,很多人认为它早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以这种形式存在着。这样的伪装实在是太巧妙了,无论是临摹者的功力还是掩藏者的技艺都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不是于飞拥有混沌之气,只怕这个秘密还将一直的保存下去。

没有想到竟然能在叁井住友的私人藏馆中发现了失踪已久的《兰亭序》,于飞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带回国去。只是该怎么做才不会引起叁井纱织的怀疑呢?

于飞深深的呼吸了一口,闭上了眼睛。

他怕叁井纱织从他的眼睛中看到狂热与惊喜,纱织太聪明了,有可能会发现不对,进而产生怀疑。那样的话自己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再次睁开眼睛,于飞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正常。

“沙织小姐,这幅字我实在太有眼缘了,虽然不是真迹,但是我还是想交换这幅字。”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君,你确定?”叁井纱织奇怪的看了《兰亭序》一眼,虽然她也知道收藏界有眼缘这么一说,很多真正的收藏家因为眼缘而以远高于市场价格的价钱买下喜欢的物品。

可是这一切应该与于飞无关,毕竟以于飞之前的表现来看,他绝对是一个无耻的实用主义者,如果两样物品摆在他的面前,一件是价值一百万的精美艺术品,一件是价值一百万零一毛的黄金,或者是支票,她敢保证于飞选择的肯定会是黄金或支票!眼缘这一说法应该是与他无缘的。他如此的看中这样一幅后人临摹的赝品,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他看出了什么?是看出了临摹者的身份?叁井纱织知道有些名家在成名之前都是临摹前人的画作的,有一些的作品甚至比原作的价值还要高。比如张大千,他的临摹作品的市场价格确实有的超过了原作。

叁井纱织倒是没有想过这幅画就是《兰亭序》的真迹,毕竟这个想法有点太骇人听闻了。

“当然,你也知道,圣武天皇剑的价值那么高,用这么一幅临摹作品做交换,恐怕我肯,纱织小姐你也不肯。”于飞又说道。

纱织心说:谁说我不肯了。但是她刚想说话,却又被于飞接了过去。

“这样吧,后面架子上的古玩我任意挑一件作为交换可好?你放心,我不会挑选,我随意的说出一个位置,请纱织小姐将相应位置上的古玩拿出来作为交换。你看这样可好?不管挑出来的东西是什么,价值几何我都不会反悔,即便它只值一日元,我都不会反悔。”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先生请放心,这里没有一日元的藏品。”叁井纱织这么说其实是已经认可了于飞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