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别看在座的一个个都是收藏的爱好者,但是鉴定水平真正很高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也就是个爱好。
所以,推选三位共同鉴定最好不过了。
因为之前鉴定乾隆斗彩鸡缸杯的时候已经推选出了三位的鉴定专家,这一次也就不需要再次推选了。
马尚都、董德昌和那位卢姓老人一起走上了台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的身上,估计很快他们就会得出真伪了。
众人瞩目中,“和氏璧”放在一个小推车上,被两名司仪小心翼翼的推进了拍卖大厅的前台,在它的上面还盖着一块金黄色的丝绸,让人愈发的好奇。
玉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其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做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关于“和氏璧”,希斯特拍卖行在拍卖册上并没有印制它的图像,而是印制了“和氏璧”历史典故的故事,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厅中的众人中除了敬关等寥寥几人外,其他人都还没有见到和氏璧的真容。
偌大的拍卖大厅一下子陷入了沉寂,所有人都被眼前发生的一切震惊了。
如果当黄色的丝绸揭开,下面放置的确实就是失传已久的和氏璧,那么对于中国历史考古学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发现,当然,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耻辱!因为这样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竟然出现在了日本!而且这也代表了,中国两千年口口相传的和氏璧被制作成了传国玉玺的传说根本就不真实的!
而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一个人忍不住现行鉴定了,这个人就是于飞!
在“和氏璧”被小心的推进大厅的时候,于飞便忍不住的引动混沌之气进行探查了,这几乎是出自好奇的本能!和氏璧的珍贵程度一点都不比《洛神赋图》差,甚至在历史价值上更是远远过之!对于这样的国宝,于飞又怎么能放过呢?
他本来以为,这块和氏璧只是一块普通的,块头较大的玉石呢。但是当混沌之气包裹住这块玉石的时候,于飞愣住了。
在混沌之气的观测下,于飞发现:这块“和氏璧”直径大概在二十厘米左右,中间“好”(就是玉璧中间的孔洞)的直径大概在十厘米左右,而厚度大概在七八厘米左右,在玉璧中算是比较大的了。同时,这又是一块典型的素璧。所谓素璧,就是上面没有任何纹饰的玉璧。
在古代,人们喜欢在玉璧上雕刻各种各样的纹饰,以象征各种各样吉祥的寓意,比如汉代比较多的象征丰收的“谷纹壁”,象征安居的“蒲纹璧”等等。
素璧倒是符合“和氏璧”的传说的。毕竟和氏璧被发现之后,没有任何记载说上面被雕刻了纹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