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别在这绕了,有什么事赶紧说,我这还一头包呢。”叶建军说道。
“怎么?老爷子又发火了?”于飞笑道。
“可不是嘛!”叶建军郁闷的说道:“你小子别笑,等下次见面我再好好收拾你。”
听到于飞在那里幸灾乐祸一般的笑声,叶建军的气不打一处来。自己是叶兴国的亲孙子,怎么叶兴国对待自己的态度连对于飞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呢。
“好了好了,我不笑。我再给你一个收拾我的机会。”于飞忍住笑说道:“我现在就在京都呢,有件事还真需要叶哥出面。”
在听了于飞想要参观永陵的时候,叶建军嘿嘿一笑说道:“说吧,你小子是不是也在打《永乐大典》正本的主意?”
“叶哥您也知道《永乐大典》寻找的事情?”于飞惊讶的说道。
“嘿!多新鲜呀?我好歹也是一位资深的古玩收藏专家。寻找《永乐大典》正本这样声势浩大的事情,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呀?”叶建军自夸道。
“叶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知道这件事,怎么也不来帮帮忙呀?”于飞说道。
叶建军老脸一红,他哪里是不想来,他根本就没有收到邀请呀!!虽然这次寻找《永乐大典》正本的“摊子”铺得很大,很多领域的专家都被请了来,但是叶建军同学虽然也自诩为专家,他的资历和名气在那些专家的眼中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因此,根本就没有请他!
“我可不想呆在那里听一帮话都说不清楚的老人唠叨。”叶建军掩饰说道,然后他很快的转移话题:“说说你的想法吧?”
“是这样的叶哥。”于飞说道:“我从马哥那里听说,现在研讨会已经有了几条方案……”
经过研讨,大部分的专家同意了栾明贵的说法,即:《永乐大典》正本很有可能藏在嘉靖皇帝的陵寝之中,而且应该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毕竟古代用的纸张保存千年都没有问题,只要永陵的环境适宜,是应当不会损毁的。为更好地保护文物,国家对永陵采取了封闭式管理,昼夜有人值班,还专门安装了避雷器,这些都给正本的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那下面的问题就来了,假设《永乐大典》正本就在永陵之中,该如何验证这一说法呢?
如果用地球物理勘探这种无损探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是打探井、探沟的话就有损永陵了,要经过京都市和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才行。这还是建立在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基础上的。
《永乐大典》正本有一万多册,每册有五十多页,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体积超过四十立方米的庞然大物。运用物理勘探方式勘查出其空间位置,应当说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确定是否图书典籍,目前还难以做到,因为纸制品目前还未发现其形成了一种专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