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页

听闻此言,襄王弘璟恍然大悟,拍着脑门说道:“非先生,本王几乎误事。”

刘介知道襄王弘璟是被喜悦冲昏了头脑才做出这个错误的选择,因此也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

而此时,襄王弘璟已将那名心腹家仆叫到身边,将手中的书信交给了他。

“你去,将这封信亲手送到王皇后手中,不得有误!”

“是!”

家仆点头应道。

第0902章 黄雀死了(一)

人,有分三六九等,家仆亦然。

就拿襄王弘璟派去皇宫送信的那名家仆来说,此人叫做“常乐”,是襄王弘璟的母妃刘淑仪娘家“中阳刘氏”一方的人,为何姓常,因为此人是刘氏的七表姑八姨妈等一连串关系人。

当代的关系网就是如此,看似雍王弘誉的背后只有舅族施氏,可实际上,酸枣崔氏也是雍王党一系的人,襄王弘璟亦是如此。

王府的家仆以及家奴,忠诚是必要的保障,毫无亲眷关系的人,几乎是很难攀上王府的,就拿襄王府来说,襄王弘璟在辟府的时候,他的母亲刘淑仪就从“中阳刘氏”调了一些人手给儿子,作为使唤;而襄王弘璟的王妃,在嫁入襄王府时也会从其娘家(这里计做妻父、妻母两族)陪嫁一些值得信任的家奴、侍女、家仆过来。

舅(母)族、妻父一族、妻母一族,一般来说这三方,将构成儿子(姑爷)府上的人手。

不是人人都像肃王赵弘润一般,从浚水军直接召了一两百名退伍的老卒作为府卫,然后又将这些老卒的家眷接到王府里作为家仆。

而襄王弘璟派去皇宫送信的那名家仆“常乐”,他即是襄王妃常氏的堂弟,又是刘淑仪的远房外甥,自然算是襄王弘璟的亲支近派。

或许有人会问,雍王弘誉亲笔写给北一军将领崔协,命其挑动北一军营变这等足以威胁到雍王的关键属性,为何襄王弘璟不派自己的宗卫将信送给皇后王氏,反而而派府里的人。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无论是哪位皇子身边的宗卫,他们长年累月跟随在各自所效忠的皇子身边,频繁地抛头露面,因此许多人并不陌生,容易走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