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王爷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惜如此屈尊,我等岂能无动于衷?”

当下又有一人,适时应道:“我愿以万两白银,赈济灾民。”

有一人牵头,其他人无论心思如何,在这个场面中,都不能没有半点表示。

没有人愿意得罪淮安十六府权势最高的陈王。

也没有人愿意担上为富不仁的名声。

“老夫家底不厚,但也愿捐六千两,赈济淮北灾民。”

“天灾降世,民不聊生,我袁记商行,便取八千两,略尽绵薄之力。”

“老朽这里,倒也能取三千两。”

逐渐有人,接连出声,附和陈王所言。

最高之人,愿出万两白银,但此人出声的时机,一直都在极为关键的时刻,适时开口而替陈王接下后面的进展。

这让庄冥不免有所怀疑,此人或许已经暗中依附于陈王。

而除了此人之外,丰城这些人,倒也出手不小,哪怕最低的,也是两千白银。

两千白银,对于寻常人家来说,已是难以想象的巨款。

陈王今次宴请的,都是丰城之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家底不俗,财力雄厚,至少此时报出来的数额,还算好听。

“诸位心怀大善,百姓必将感念恩德。”

陈王再度施礼,道:“本王在此,谢过诸位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