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我不是支持明诚,而是支持你的大奶奶主义。中国的许多陋俗还没打破,需要更多人站出来摇旗呐喊。”胡适摆手道。

“那我也要多多感谢,”周赫煊扭头问,“志摩,你家有吉他吗?”

徐志摩道:“吉他没有,只有钢琴。”

“借琴一用。”周赫煊说。

“在琴房里,我带你去,”陆小曼对此非常积极,问道,“明诚要演奏什么曲子?”

“到时自知。”周赫煊神秘一笑。

众人全都前往琴房,周赫煊坐下试了几个音,稍微找到些手感,说道:“这首歌,是赠给适之兄的。”

“哈哈,我可不好男风。”胡适大笑。

周赫煊的钢琴水平很业余,也就小时候被父母逼着练了几年,只能糊弄糊弄外行。他弹琴唱道:“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过时。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兰如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这首歌是后世台湾歌手刘文正所唱,属于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大陆70后、80后的朋友应该十分熟悉。

但它的歌词作者,却正是胡适。

“啪啪啪啪啪啪!”

一首歌唱完,众人热情鼓掌。

陆小曼双眼冒光,笑望着周赫煊说:“明诚这首歌太好听了,清新有趣,跟时下流行的歌曲都不一样。”

废话,民谣运动还得再过50年才兴起,这种曲风已经超前半个世纪。

徐志摩疑惑道:“这首歌好像是适之兄的《希望》改编,但歌词又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