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拿过来一看,发现是全英文的,只能对翻译说:“钟小友,你能帮我读一下吗?”
“当然可以。”翻译叫钟鹏飞,是南加大的留学生,当场便捧着小说用中文念起来。
梅兰芳闭着眼睛听小说,刚开始的未来情节让他很诧异,但小说进入正题后,梅兰芳很快便沉浸在这爱情故事当中。
周赫煊在写小说时,对各种配角人物进行了扩展。比如老绅士、乐手、船长、暴发户太太等等人物,描写得更加形象丰满。特别是那个暴发户肥婆,简直堪称搞笑担当,每次出场的言行都让人忍俊不禁,她粗鲁、简单、直率,而又善良,角色塑造得非常讨喜。
让梅兰芳感触最深的,是乘客和船员忙着逃生时,船上乐手战战兢兢地演奏乐曲。当他们得知没有救生艇后,从害怕、担忧变得淡定,悠然地进行生命中最后一次合作演出。
晚饭结束后,翻译继续念读,一直读到晚上11点才停下。第二天上午,梅兰芳又继续听这个故事,直到半下午才把故事讲完。
梅兰芳说:“虽然故事发生在西方,但如此扣人心弦,中国人听来也大受感动。”
张彭春属于话剧专家,他说:“我在阅读《泰坦尼克号》后,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改编成舞台剧!”
梅兰芳开玩笑道:“也可以改成京剧演出。”
张彭春正色道:“我打算跟百老汇合作,将这出戏改为歌剧或者话剧,必然大受欢迎。”
其实不止张彭春有这个想法,美国民族戏剧奠基人、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此刻同样生出把《泰坦尼克号》改编成舞台剧的念头。
“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在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戏剧。”这是美国评论界对尤金·奥尼尔的评价。
奥尼尔年轻时一直在流浪,去过南美、到过非洲。他淘过金,当过水手、小职员和无业游民,回美国后也做过临时演员,26岁跑去哈佛大学旁听戏剧技巧课程,就在半年前,41岁奥尼尔终于拿到耶鲁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奥尼尔由于做了好几年的水手,他早期几年的剧作品,内容全都是讲述航海生活。在读完《泰坦尼克号》以后,奥尼尔再次萌发出创作航海剧的冲动,他甚至跑去中国驻美使馆和麦克·劳尔图书公司,希望联系到周赫煊,取得这部小说的戏剧改编权。
麦克早就得到周赫煊的许可,由他全权代理《泰坦尼克号》在美国的一切版权事务。双方很快就达成合作协议,奥尼尔花费1000美金取得戏剧改编权,以后这出剧的每场演出,周赫煊都要分润1的商业演出收入,这笔钱从奥尼尔的编剧酬劳中扣除。
尤金·奥尼尔公开评价道:“《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最经典感人的爱情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