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闻言,长叹息一声,闭上眼,嘴唇颤了颤还是没说出话来,眼角却落下两行清泪。
见他委屈成这般,王夫人跟着流下泪来,贾母也心疼的心如刀割。
她哽咽道:“可是宝玉不听你的话,又惹祸了?你是他老子,只管管教就是。何必气成这般?若他不知孝道,我也不会再疼他。”
王夫人在一旁忙道:“老太太,和宝玉并不相干……”
贾母闻言瞪起眼来:“不是宝玉,那又是哪个把老爷气成这样?”
王夫人犹豫了下,不知该怎么说,目光看向了站在角落里的贾琮。
贾母等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了贾琮,看到他额前包扎的纱布,王熙凤已经猜出了缘由。
心里一叹,她和贾琏将贾琮送至此处后,就急着去贾母处,为的就是拦下消息,不想贾母生辰之日,被这等消息一而再的坏了心情。
没想到到底出了事……
贾母也不知是气糊涂了,还是想到了什么,她看着贾琮沉声道:“又是你这孽障惹出来的事?我就奇了,怎地旁人都没事,就你整天惹东惹西,如今连老爷都给气倒了。下回是不是连我也一并气死?”
贾琮还能说什么,只能跪下“认罪”……
王夫人等人也都不好说什么,心里未尝没有埋怨贾琮之意。
炕上的贾政却气急道:“母亲,和琮哥儿又有什么相干?他素来知礼懂事,勤奋好学,不争不抢,何曾招惹过哪个?遵孝道去给人请安,却被打成了这个样子。牖民先生和司空大人如此看重他,以为吾家麒麟子,我们本家反倒只顾着作践。真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咳咳咳!”
话没说完,就被一连串的咳嗽声淹没,面色愈发难看起来。
贾母也顾不上审问贾琮了,忙道:“我不过一问,你何必动怒?气大伤身,你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又置我于何地?”
贾政在王夫人服侍下平息了咳嗽后,垂泪叹息道:“母亲,今日大司空才收了琮哥儿为入室弟子,知其出身不好,处境艰难,临告辞前将他托付给我。润琴先生和寿衡先生也都极看重他,谁曾想,连一天功夫都不过,琮哥儿就几被打杀……儿子还有何面目再去见大司空,又有何面目再去见牖民先生?若是连母亲都认为琮哥儿有罪,儿子必无立足之地矣。”
贾母闻言一滞,再没想到,如今贾琮竟和贾政的颜面挂上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