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公蔡勇从逆叛变,九边大同军镇的十万大军皆是其旧部,方程更是其亲兵出身。
这一次,朝廷调十二位九边重将进京,说是重用,但皆是叛逆贞元寻常旧部。
调入京后的下场,不问而知。
但不管如何,其他十一位大将都已经动身进京。
因为他们的族人和家眷都在京中。
可大同总兵方程……
宣国公赵崇硬着头皮道:“陛下,多不至于此。方程许只是身体不适,暂不能成行……”兴许他也觉得这个理由靠不住,又道:“方家一门皆在都中,方程不至于此。”
崇康帝眯起眼不言,就听从来不在军机处插嘴的贾琮淡淡道:“方家一门的确都在此,但是方程这些年在大同小妾都纳了十一房,大同周边的土地让他买去了大半。为了避开新法,他倒是会想法子,将那些田地分到麾下十万大军的名下。分文税赋不纳,还能驱使士卒为其开垦田地,朝廷每年半数税赋养军,养起来的兵倒成了方家的佃户。”
这本是明面下的潜规则,让贾琮这般赤裸裸的揭破,让一众军机大臣们面色登时难看起来。
边将为何这般做?朝廷为何一直视而不见?
边将这般做,是因为朝廷克扣边军军费。
本就只发足七成,一层层盘剥下去,到了边将手中已不足五成。
再继续往下克扣,到了兵卒手中,连两成都不到,别说养家,连士卒自己都养活不了。
百万边军实在太强,而自武王最后一战归来,国朝已经十数年没有战事了。
这样强的边军,中枢无人放心。
所以才行此下策。
朝廷既然不发军费,那么别人自己筹备一些,只要不烧杀抢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