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峰也不在乎这点钱了,预定了一个时间段,接下来就是寻找或者购买各种匹配的葡萄组织,花了几天时间收集完全。葡萄园也正式采摘,安峰把用来酿酒的葡萄采用人工采摘,而其它出售就用了机器,损失率在8%左右,但胜在时间快,现在老约翰已经联络买主。
没事情后,安峰开出运输能力出众的皮卡,带上亲自调试的培养基和材料,前往洛杉矶。雷帮他高价租用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生物基因实验室。uc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大学,经常能挺进世界前十五,一般这种高等学府都不喜欢外借自己的实验室,可uc有一个弱点:公立的。
美国的公立大学由政府拨款扶持,但最近政府一直喊穷,连公立大学都在想办法提高学费以缓解财政压力。安峰出个万把块,再加上以前一些投资商的关系,还是有办法的。雷在办这件事情时很用心。
几个小时后抵达洛杉矶,按照地址上写的,来到学院门口,手机拨通了联系人的电话,说明自己的身份和预约后,随后出来一名四十几岁的男性学者,将他带进学院大楼,找到出租的实验室。
听对方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并签署损坏赔偿协议后,安峰逐一去认识实验室里面的器材。无论是器材还是使用手册,都是专业词汇和缩写,好在他早有准备,来之前已经让机器脑背了词典。
安峰的目的就是培育适应能力超强的转基因葡萄,让顶级葡萄树长满加州大地,彻底改写红酒市场。大有拳打法国波尔多,脚踩澳洲雅拉谷之意。
他的实验很简单:重复已经成功的研究。先提取所需要的目标基因,与运载体结合,重组dna,然后导入受体细胞,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去筛选目标基因——这是实验里唯一有难度的,因为它不需要技术而是耐心。次世代技术再强,也无法帮他增强耐性,这里面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安峰虽然懒,但不会半途而废,他只要耐着性子,迟早会找到目标基因。最后通过cr仪进行大面积增殖,获得所需重组细胞,储存到培养基内。接下来就可以离开实验室,后续很多步骤都能够在家里完成。
整个过程持续了好几天,安峰觉得有些慢,但参考其它葡萄转基因技术动辄两三年的研发时间相比,他恐怕是史上最快的。晚上住酒店,白天就去实验室窝着,重新体验了高中时的忙碌生活。
办公室门被敲了两下,安峰正在台式基因枪前忙碌着,头也不抬的说:“请进!”
虚掩着的门被推开,一名穿着白衬衫,一头黑发,戴着眼镜的中年白人走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一杯咖啡。
安峰回头看了一眼,微微点头:“下午好,麦克。”
“你也是,安。”对方说。
“抱歉,我的实验到了关键时刻,请随意。”安峰说了这一句后,继续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
“没关系。”对方很客气的说。说来也巧,麦克·凯斯是一名生物研究专家,专门从事生物细胞的研究工作,对世界难题——癌细胞有很深的认识。一次偶然,他进错了实验室,遇到了埋头苦干的安峰。
也就是这次偶然,他们聊了几句,起初他没把安峰放在眼里,只以为他是学校里某个勤奋的留学生,因为华裔总是很勤奋,虽然沟通能力不强,但埋头苦干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凯斯随口问了一些,谁知对方懂的不比自己少,而且看他的实验和理论,怕是比自己还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