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页

如果对方不是皇帝的话,他们可能还不好意思这么请教,毕竟他们可是大明最高的官员,这么请教别人,有点丢脸的!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皇帝,那就没什么了,天子天子,那能是一般人么?因此,其他臣子也纷纷跟进,请皇帝为他们解惑,也算是在皇上面前表现自己好学的一面了。

当然,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就是闵洪学。此时的他,还在孟密那边坐镇。在他以前担任云贵巡抚的时候,为了镇压叛乱,就曾组织修路过。对于交通不便带来的影响,他很是有体会。

虽然那个时候,他主要是为了镇压叛乱,可他又不是笨蛋,根据自己实际的例子,稍微再想想,就肯定比其他人要多少理解皇上所说的话了。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这么好学,就只好给他们详细解释道:“诸卿应该都是来自交通比较好的地方,对于道路并没有太过深刻的印象!朕就简单说个例子吧,比如说四川和中原地区的交通,是不是不方便?”

“西川的特产,就当是有了蒸汽机之类,产量大增,可是,道路不好,运不出来,那产量大了又如何?运不到外面,就算外面很多人想买,那也一样没用,对不对?”

“还有,就算能运出来了,因为这道路不便,运输成本就很高,如此一来,原本在产地只要一两银子的成本,到了外面,却要三两、四两,甚至更高的成本,那诸卿以为,这东西的销量会高么?”

“……”

崇祯皇帝发着一条条地见解,群里其他人都在看着。对于四川的例子,他们倒是能很容易理解,毕竟有句话确实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的东西,要想运出来,确实太难了!

其实,崇祯皇帝有关交通的这些话,只是说出来之后,这些大明高官就基本上明白皇帝的意思了。毕竟他们不是笨,而只是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

又或者说,在他们的眼里,经济发展虽然重要,却比不过政治。更甚着,他们所考虑的经济发展,更多的还是豪门世家那些,而不是崇祯皇帝所认为的所有大明百姓。位置不同,所想的,也是不同。

“朕再举个例子,如今藩国新建,各种商品的需求极多,可是,藩国都在大明南方,如果不是靠海的话,交通很是不便,如此一来,也会影响商品货物的流通,对于促进大明经济的发展,藩国的繁荣,也是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崇祯皇帝一口气给他们讲解了不少例子,从各地资源优势因为交通的问题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生产力提高却无法变现,交通不便导致商品成本过高等等,都有举例子。相信只要不是笨蛋,应该都能理解修路的重要性了。

因此,崇祯皇帝最后说道:“要想富先修路,便是这个意思了。如此,诸卿以为,朕要想让大明百姓都富裕起来,这路要不要修,该不该修,是不是要提高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谈论修路的问题?”

第1199章 即时通讯衙门

文华殿群内沉默了一会,让崇祯皇帝没想到的是,辅臣闵洪学先打破了沉寂:“陛下,话是如此说,可修路之事,臣在云贵也曾修过。那个时候,只是修筑一条供大军通行的道理,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修路,不易也!”

在这封建王朝时期,修路这些事情,都是朝廷征发劳役。普通百姓得自备干粮、工具前去服役。因此,有的时候,这种劳役,要远比田赋更让百姓惧怕。特别是一些重大而且是长期的劳役,有的时候,被征发的百姓,那是要和家里人诀别的。因为,这一去,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