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页

铸炮坊内,不少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早上发生的事情。

“看到没有,我们打造的线膛炮厉害吧,郑大帅都亲自跑来我们铸炮坊感谢了!”

“可不是,郑大帅可是懂行的人,那边造船厂的新式水师帆船也只是和西夷保持差不多水平而已,可我们的线膛炮却比西夷厉害多了,自然是先来我们铸炮坊视察感谢了!”

“……”

会安的铸炮坊和造船厂,都夺自佛郎机人手中发展而来。这两个单位,从一开始就有互相比试的势头。

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大明战船这块,说句实话,技术确实不如西夷的船。因此,在夺取了造船厂,获得了造船的资料后,上面对造船厂更为重视,而铸炮坊一度沦为配角。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从国内派了两个铸炮大师之后,竟然带头做出了线膛炮,这又让铸炮坊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郑芝龙对于在大明东南沿海和南洋这边的人来说,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这一次,突然来会安接受新式战船和新式火炮,只是一场实弹演习,就让郑芝龙连连夸奖线膛炮,这可是一份巨大的荣耀,更别说还特意跑来铸炮坊感谢了。

也因此,铸炮坊这边,大多数人都很激动,都在兴致高昂地谈论这个事情。但是,也有例外。就比如,在其中一间房间内,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捧着一本书,看一会,就埋头拿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并没有参与到讨论中来。

有人抬头看到了,便笑着招呼道:“亚明,大师又不在,还这么用心干什么?难得有这么高兴的事情,一起过来说说话啊!”

亚明为字,姓潘,秀才出身,难得的喜欢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被京师兵仗局来的铸炮大师收为徒弟,亲自带着。

潘亚明的目标,也是成为大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家里穷,读了秀才之后实在没钱了。要是能成为大师,钱财就不用愁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他觉得科学技术知识比四书五经有趣多了。

此时听到同伴招呼,只是抬起头来笑了笑,就又低下头去忙了,同时说道:“你们聊!”

他这个举动,倒让他的同伴更好奇了,便又问道:“你在忙什么?”

亚明一听,重新抬起头来,认真地说道:“今天郑大帅不是很遗憾线膛炮的膛线磨损地太厉害了么?我也一直觉得这是个问题。我想看看,这个该怎么改进下好?”

听到这话,其他同伴都停止了聊天,一个个转头看着他,很是意外。其中有一个胖子开口说道:“这玩意怎么可能解决得了,要不,两位大师早就解决了。”

“对啊,要能改进的,京师兵仗局那边也肯定能改善了。我们铸炮坊负责南洋水师的大炮铸炮。而这大战将起,朝廷肯定会派厂卫告诉我们怎么改进了。”另外也有人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