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真是个难缠的小猴儿。”刘珀把睡熟的刘小僖往自己这边挪了挪,意在让霍临秋睡舒服些。霍小哥歪头看着他,好一会儿才开口,“我看小僖也长大了,姨父不妨把我那屋子收拾收拾,让小僖用吧。”

“那怎么行!”刘珀想都没想就拒绝。霍小哥却解释道,“反正我一个月才回来一次,随便和谁挤一挤便成,倒是小僖快过十岁,也该让他独立点了。”

这话说得到有理,刘珀听进心,斟酌一下也就同意了。霍临秋遂了心意,很快合眼睡熟。

作者有话要说:霍小哥终于把小僖从刘珀炕上赶走了(噗)

皮尔斯:

复习考试去鸟-0-俺们13号以后再见吧=3=

闯荡中的霍小哥

霍临秋只在家住了一晚,隔天中午用过午饭就回县里去了。这之前他在厨房手把手教了刘珀与刘小僖炒菜,听起来简单的门道,要掌握还真是困难。不过能记住些个下锅时间及放多少油之类的常识,总算是心里有底,个把月下来,刘家饭桌上的吃食终于好看许多。

再说霍小哥的牙侩活计,头几个月秦师傅只带他跑动了经常做买卖的那些商铺,意在让他熟悉各家主顾的境况与偏好。通常那些大商铺需要的供货铺子都是指定,但他们做牙侩的也不能就认准一家不放,及时了解周遭行情,压价或换下家,只有做到宾主尽欢才算是桩好买卖。当然那些原本的供货铺子也不能随意扔边上,除非真是物贱价高的黑心铺子,否则定要给补上其他出路,这样人家以后才会继续找你合作。

牙行的门道繁复混杂,不仅有各行不同的规矩标准还有不少人情世故的弯道道。秦师傅待霍临秋熟悉了各家行情后就放手给了他几个拉拢案子,小孩儿虽已算处事小心会猜人心思,可在那些滑头的商家面前还是稚嫩了些,初时难免吃些暗亏,还是秦师傅帮着善后。不过霍小子向来认真肯学,知道自己会被商家忽悠很大程度是对买卖商品认知太少,于是他一面学着秦师傅与人套近乎,谦虚好问,同时还不忘私下搜集各方消息,势必做到每替一个铺子接洽下家都已货比三家且将其所卖摸个透亮。

由于打交道的铺子各行都有,霍临秋还给自己准备了纸笔,每晚他都会花上半个时辰记下收获,或是街上哪家店专卖那些特色东西,或是某样东西不同产地不同质地的价格比对,有时就连哪家铺子的东家有何喜好他都誊写在案,着实是细致到家。

如此坚持了一年半,积下的宣纸都能垒半尺有余。秦师傅的浑家张氏怜其勤奋,特意与他一起将些个资料分好类,又拿线装订起,以便查阅。

秦师傅头次看到他们装订成册的资料本子很是惊奇,他随便拿了本封面写着“布行”的册子来翻,却见其中不乏各类布料的质地价格,上至富贵人家喜好的各类绫罗绸缎,下至普通百姓所用的棉麻土布,更有县里每家布铺所侧重所卖。

初时秦师傅只是想验验霍临秋所写是否正确,到后来他却自顾看了进去——这其中竟还有各类布料不同月份买卖数量的比照。这数量比照往小里讲也就是一个各类布帛在县里的受欢迎程度,往大里说却是能趁这淡旺季的交替寻得商机。他们做牙侩的与布帛行当打交道多时拉拢他们与成衣铺及秀坊之间的交易,他们本是算着时间一季度给那些铺子找布源,价格也是到时洽谈。

霍临秋记下的这些数据若无意外就是每年大致的销售情况。他们若能说动那些成衣铺及秀坊趁淡季价低提前买入,这无疑是笔人情帐,到时那些商铺的东家定会记住他家的好处,以后生意也会稍许照顾,而不用每次都与别家的牙子争抢活计。再这就算说不动那些铺子的管事,他们自己先买下这些必用布帛,到脱手时想来也定能赚上一笔。

秦师傅心里心里算盘打得啪啪作响,脸上却不露声色,直至后来他发现霍临秋连类似东家布帛铺的东家喜好新酿的椒花酒,西家的彩帛铺的掌柜偏爱陈年的花雕之类的细小琐事都一笔一划地记在纸上,终是忍不住笑了声来。他拍着霍小哥的肩膀,边笑边摇头,直嘲,“你小子真够精细啊,是个做事的!”

张氏在旁也是笑,她对秦师傅道,“你以为哥儿像你呢,只会愣头找铺子拉生意,一点门道都不晓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