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军当时可在军中?”
秦拱明摇了摇头。
“当时臣并未随父出征。”
朱慈烺微微颔首。
浑河血战之惨烈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四千川军白杆兵,三千戚家军浙兵除了极少数的逃回辽阳,基本都阵亡报国。若是秦拱明当时也在战场,估计也已殉国了。
还好,还好给秦家留下了这点血脉。
“秦将军说希望把这只乡兵练成川军一般,可有法子了?”
朱慈烺话锋突然一转,秦拱明先是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臣无能,这些乡兵比之石柱兵素质差了太多,恐怕很难练成川军那般。”
朱慈烺却是笑而不语。
在他看来兵员本身的素质固然重要,训练方法亦很重要。
白杆兵的编制适合山地作战,在平原却未必适合。单一的兵种很容易让敌军找到突破口,在朱慈烺看来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更适合作为标杆。
“孤有一个想法。”
朱慈烺稍顿了顿道:“可否按照戚少保《纪效新书》上的方式训练乡兵?”
秦拱明出身将门,自然是听过戚家军的。事实上浑河之战,就是四川白杆兵和戚家军浙兵的一次合作。
秦家统率的川军名震天下,在他们看来大明的其余军队都不值一提,唯有戚家军值得尊敬。强者只会尊敬强者,惺惺相惜说的便是如此。
如今朱慈烺提出按照《纪效新书》的方法训练乡兵,秦拱明并没有拒绝,而是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抱拳道:“臣愿意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