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华社以及“内参”这样的载体,大多数中下层官员或者说基层群众,都只是听说而已,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威力。因为新华社可以直接通天,“内参”也是提供给中央高层领导参阅的反映群众声音的文章。
毫不夸张地说,新华社各个分社是中央派到各个地方的“耳目”。
一个地方官员一旦被新华社的记者捅到“内参”上,遭到了批评和抨击,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关注,即使不丢官,政治生命也多半要就此结束了。
第993章 疲于奔命
楚天舒最担心的情况终于发生了。
新华社不同于省内的媒体,省里的领导都难以左右他们手中的笔。
以前,当媒体的那些负面报道纷至沓来时,柳青烟曾经一度胆战心惊地为楚天舒捏着一把又一把汗。但是,她看到楚天舒在媒体的屡屡轰炸下,仍然沉着冷静,声誉不断上升,威信不断提高,她甚至觉得楚天舒就是在批评声中、在攻击之下才越来越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县委书记。
当早上她听说了孩子的遗体莫名其妙地下落不明时,她就意识到自己昨晚上误解了他,她为楚天舒在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而折服,她认定,在重大问题的关键时刻,楚天舒有能力出人意料地力挽狂澜。
可出乎柳青烟意料的是,当楚天舒听说了呼延非凡带着新华社记者暗中采访的消息,他的脸色出奇的凝重,大有如临大敌的感觉。
关于新华社记者的厉害,楚天舒此前并没有尝过他们的滋味,但见识过骧陶市一位县委书记是如何走上穷途末路的。
三年前,新华社东南分社魏理光社长采写了一篇报道,在“内参”上刊出这个县一个乡的十二个涉农问题,惊动了当时的国家高层领导,尽管骧陶市的这个县委书记作出了还算合理的解释,但在全省农村工作大会上,这个县还是作为反面典型被点名通报批评。
也就是在这个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表示,凡出现涉农问题的干部,一律不得提拔,这位很有希望的县委书记就此一蹶不振,从东南政坛上销声匿迹了,不仅如此,还连累了当时的骧陶市委书记,中止了正在上升期的仕途。
这一次,新华社记者盯上了南岭县,一旦被作为涉农问题的反面典型写进了“内参”,无论是楚天舒,还是伊海涛,政治生命很有可能就命悬一线了。
楚天舒虽然心急如焚,却毫无良策,很显然不能听天由命,任人宰割,可是竭力抗争,又该从哪里入手呢?
在楚天舒的办公室里,这个从不抽烟,而且不只一次在大小会议上下过禁烟令的县委书记一连抽了两支烟。他甚至在想,难道自己的气数已尽,难道他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的执政生涯,难道他真的难躲这场太让他意外的灭顶之灾!
钱文忠迟迟不肯交代二妮子的行踪,省电视台《聚焦东南》还没完全了结,新华社的记者又登场了,省卫生厅的联合调查组马上又要到了,这一次,楚天舒真的是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