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内,皮鞭的破空声不断响起,接下来便是惨绝人寰的叫声。
沈炼审讯的目的一是为了隐匿的财富,再就是谋反的证据,不知道?没关系,皮鞭会让你主动说出,哪怕你真的不知。
对出身卑贱的沈炼来说,能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动刑,让他有一种病态的满足感。你不是国公的儿子吗,现在也不是在老子面前哭爹喊娘!这种满足感不是以前在淮安府当差对付普通百姓时能够感受到的。
“大人,招了招了!”另一个牢室里负责审讯忻城伯世子的手下跑了进来,欣喜的把一张口供交给了沈炼。
沈炼拿起看了一眼,立即喊来一个手下,“快把口供送与侯爷,告诉他隆平侯也参与了谋逆!”
……
魏国公府,陈越看着口供一眼,随手扔到了一边,“传令下去,命李奕派出一个总旗的士兵,由锦衣卫带领,查抄隆平侯府!”
第351章 起驾
镇江府,府城外运河边,帐篷连绵十数里,聚集了大军五万余人,这些都是苏松常各府的地方军队,奉崇祯皇帝的旨意来到镇江。
陈越只带着一万余人去攻打南京,崇祯深怕他兵力不够,这才下令调集各方军队,然而现在看来,却是不需要了,因为崇祯已经收到了陈越的报捷文书。
镇江城外运河边一座庄园,原是镇江一家乡绅的别院,如今成了崇祯的驻跸之所。
庄园内,大厅里,崇祯和一众文武大臣在交谈,每个人都神情轻松喜气洋洋。在场的除了淮扬巡抚路振飞以外,还有抚宁侯朱国弼,镇江知府陆明容以及苏松常各府带兵前来的兵备道等官员。
是啊,南京已经打了下来,崇祯不日就可前往南京,大明朝廷终于安定了下来,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强敌。
作为此战最大的功臣,平南侯陈越受到了众臣的交口称赞,当然识人善任的崇祯更是受到了众人的推崇,一时间马屁如潮滚滚而来。崇祯自登基以来,天灾人祸,百姓造反,战场上屡屡失败,损兵折将,甚至连京师都被攻破,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好消息了。
现在虽然是一场内战,可如此短的时间就平定了福王之乱,足以让他高兴。听着众臣如潮的奉承之辞,崇祯心情格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