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数万大军今日被清兵一击而溃,我对不起兄长,对不起皇上啊!”郑鸿逵黯然道。

奉朝廷圣旨,他带领三万多水军来到南京,这三万多人都是郑家的心腹嫡系,已经占了福建军队的一般,今日一战折损如此严重,这让郑鸿逵觉得无法面对自己的兄长郑芝龙。

“四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打下去损失恐怕更大啊。”施福苦口婆心的劝道。

此刻,各处营盘大半失守,营中的军队大都丢弃营地而逃。现在清军主力正在集结,下一步肯定要向中军水营发起强攻。若是不能迅速逃走,等清军大举攻来,可就想逃也逃不了了。

“罢了,撤退吧!”郑鸿逵长叹一声,黯然闭上了眼睛。

随着郑鸿逵的命令,早就做好了撤退准备的中营士兵陆续上了战船,拉上铁锚升上风帆,数百船只调转方向,顺流往东而去。

第496章 郑森

长江是天堑,有多少朝代靠它得以苟延残喘。

可再是天堑也得靠人来守,只要敌方同样拥有船只水军,辽阔的长江随处都可渡过。

郑鸿逵所带的水军战力虽然不差,人数也足够多,可毕竟是客军,仓促被征调而来的时间太短,还未构筑好坚固的防线,他的军队大都在江岸随处宿营,根本没有构筑坚固的营盘。

而清军的胆子也很大,竟然敢趁夜越过长江发起强攻。一旦明军准备的比较充分,筑有坚固的营盘防守的话,再派出战船封锁住江道的话,博洛派出的绿营兵轻者无功而返,重者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因为绿营兵并未被博洛看作自己人,就是全部折损了也不心疼,于是便做出了这个大胆的偷袭计划,而且成功了。

绿营兵成功击溃了郑家水军,郑鸿逵带着船队顺江而下,向着镇江方向逃去。

博洛得报大喜,带领五千八旗兵也乘船越过了长江,驻扎在南京城西北侧,距离南京外城观音门只有数里之遥。

南京城北,无数的溃兵在田野中行走,正是被击溃的郑家士兵。

他们驻扎的江边营地距离南京城不到十里的距离,很多溃兵本能的想逃入城中,却发现南京城门紧逼,根本不允许他们进城,只能无奈的绕城而走,向东面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