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页

姜瓖叛乱,使得山西乱成了一团糟,清廷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对付顺军,必须得解决近在咫尺的威胁,便有了多尔衮带兵出击大同。

然而事情还未结束,三十万明军在齐王陈越的带领下北伐打到了兖州的消息再次传来,洪承畴已经麻木了……

山东叛乱未灭,陕西顺军肆虐攻占了关中大部,山西一省叛乱,满清所占据的大明北方数省竟然处处烽火,除了京畿地区以外,其他的地方都不再受满清朝廷的控制。

镇压?以满清现在的兵力,根本就无力同时应付这么多的战线。

而对现在的洪承畴来说,最重要的是该何去何从!

一个人可以叛变一次,若是再次叛变的话就不会再得到别人信任,所以洪承畴早就熄灭了重归大明的心思,已经死心塌地的为满清朝廷效力。

可是现在的局势已经十分危险,二十多万绿营兵迟迟打不下登州,而北伐的明军却攻到了兖州。若是再在这登州耗下去的话,一旦济南沦陷,自己这二十多万军队将彻底被断了后路,被明军包了饺子。

所以登州不能再打,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回师济南,迎战明军北伐军!经过思考之后,洪承畴很快拿定了主意。但也不能就这样仓促撤退,经历过松山之战的洪承畴最是知道全军仓促后撤的后果,若是明军突然从登州杀出,恐怕便有全军溃败的危险。

经过考虑之后,洪承畴决定分批撤退,最后留下唐通白广恩二人带着本部以及新编的军队继续围着登州,其他主力都往济南迎敌。

而唐通和白广恩都是宿将,挡住登州的明军不成问题!

第811章 兵临胶州

海州,东临大海,背面便是山东青州府。而在历史上,海州原本便和临沂等山东领土同为东海郡、东海国,大明时才把海州划到淮安府治下。事实上海州人和山东人语言风俗更为接近。

陈越率领两万主力偃旗息鼓,以金鑫为先锋,从淮安渡过黄河后径直向北,经沭阳折往东到了海州。

而现在的海州,还是大明的治下,大明在海州有知州等地方官和千余士兵。闻知大军前来,海州知州慌忙出城迎接,陈越却没见他,而是由一员偏将接见了他,告诉他大军是途径海州往北进入山东,支援山东义军去得,却是连陈越的身份都没有暴露。

秘密行军突袭山东,本就是事先指定的策略。虽然大军行进不可能做到没人知晓,但至少不能暴露陈越在军中的消息,否者若是为清军得知,肯定能弄清明军意图。

而这一年多来,经常有朝廷的人从海州北上,甚至有船队经海州海岸来往在山东和大明之间,海州知州对此早已见惯不惯,他只是关心这支大军的粮草补给问题。毕竟一支多达两万的军队,若是粮草需要由海州支应,他的压力会很大。而按照大明的规矩,军队在境内路过时,粮草都应该由途径的地方官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