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手指微顿,心有所动的看着他道:“你是说……要想办法,转移一下注意力?”
周应秋抬手,道:“是,并且是那种短暂转移,可以迅速来回来,可控的大事。”
朱栩心里会意,笑着道:“好,朕知道了,朕来想办法。你回去之后,还是要抓紧完成政改,这才是当前的头等要务,不能懈怠。”
“臣遵旨!”周应秋道。
目送周应秋离开,朱栩长吐一口气,轻声自语道:“近来的压力确实很大,得想办法缓解……”
虽说大明内忧外患,可相对来说也算平稳。
黄太吉与科尔沁暂时还没有能力扣边,西南的民乱也被控制住,日本已经闭关锁国,沿海没有倭寇,南方的海上的荷兰人,西班牙人威胁还可稳妥应对,安南现在正在割据混战,缅甸忙着统一战争,都无暇来侵扰大明。
草原上,朱栩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西南诸省平稳,日本倒是个好选择,不过海军还不够成熟,没有把握,海上更是,能动手的,也只有安南与缅甸了。
朱栩思忖着,翻起右手边的奏本。
对大明朝廷来说,不断的革新计划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可落到实处,影响到天下的,还是微乎其微。朝廷颁布政策是一回事,执行、落实又是另一回事。
大明的整个社会氛围,其实并没有多少改变。
毕自严等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一面在完善政改,一面与各地的巡抚,参政不停的讨论,叙话,用尽办法的希望他们能认真,深入的执行朝廷的革新计划,推动政改的深入。
周应秋回去没有多久,内阁及六部都开始着手准备新的报纸。
名字起的非常有意思,除了内阁的景正朝报,吏部的是“吏部时报”,工部的是“工部达报”,礼部的是“礼部制报”,刑部的是“刑部案报”,户部的是“户部闻报”,兵部的“兵部边报”,督政院的是“督政院报”。
都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八张报纸第二天开始试运行,同时传令各省进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