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钱谦益,朱栩一直都觉得不堪大任,笑了笑便道:“他要辞官便让他走吧,台湾找别人去,温体仁那边没有闹幺蛾子吧?”
温体仁将来是要去安南的,这位长袖善舞,虽然心思多,可能做些事,去安南最好不过。
曹化淳道:“温大人没有动静,刑部张尚书近来在重审‘东林旧案’,名义上是‘朔本清源’。”
朱栩猛的转头看向曹化淳,道:“谁批准的?”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毕阁老。”
朱栩目光闪动的看着曹化淳,然后又转过来,倚靠在椅子上,眼神闪动,沉思不语。
当年他在廷议上,借着赵南星等人的案子,将朝堂内外的东林党人一网打尽,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这个案子,当时震动天下,全靠他的“一意孤行”撑过来的。
东林党在这个时候的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国之贤士”,尽管朱栩这几年,尤其是这一趟,强行对东林党进行定案,可还是改变不了人们,尤其是士绅,官场之人的看法,想法。
张问达也是东林元老,他想重审,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难理解,只是毕自严点头,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挣扎一番,还是谏言道:“皇上,以张尚书来重新厘定案情,将有助于‘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点头又摇头,道:“毕师的想法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只怕,还有其他意思。”
第761章 马尼拉
按理说,现在的“新政”是水深火热,举步维艰,应该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只是东林以及之前的楚党,昆党等都被朱栩下意识的排除在外,纵然他们都没落了,毕竟党羽遍布,关系复杂,并不一定会是“新政”的助力。
毕自严的想法,应该不是要给东林翻案或者定案,是要理清崇祯以来的所有“大案要案”,解开所有人的思想包袱,团结一致的推动“新政”……
“毕师应该是看出了一些我的用意了……”
朱栩暗自低语,他这一路南下,本身也是一种宣示,是对过去进行一种解释,一种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