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就是具体的吞并手段了,孙传庭思索着,回道:“是,在日后内阁施政中,朝鲜将会是列明的一个重点。”
朱栩是奔着东华门的,算是送一送孙传庭,边走边思忖着,道:“这件事交给你,朕是放心的,你去的时候,再去看看朝鲜的军务,尤其是秦翼明,要求他严守纪律,不要给朕添乱,若是有什么隐患,朕授你王命令箭,果断处置!”
“是,臣明白。”孙传庭道。
两人慢慢的走着,朱栩说了一阵,孙传庭插上话,道:“皇上,朝鲜计已定,当无大碍,那剩下的倭国,不知皇上有什么打算?”
朱栩知道,内阁这是在试探他的态度,到了这个时候,是时候给内阁吃下一些定心丸了。
朱栩故意顿了片刻,道:“察哈尔是不得不早做处置,否则日后更加麻烦。至于倭国,他们现在内乱不休,根本没能力再次入侵朝鲜,朕不急,未来三年内没有大变,朕不会再开战端。”
孙传庭神色明显一松,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诚,抬起手道:“是,臣也这么认为,‘新政’已经准备多年,过去太过零碎,内阁正在进行详细的梳理,规划,我朝当前要务,还是休整内务,厄需专注。”
这一点朱栩也认同,不止这些年的准备,还有就是最残酷的一段时间已经来临,大明的家底已经被他折腾的差不多,需要休养生息,以求稳妥的度过未来的残酷十年。
“你回去告诉内阁。”
朱栩道:“朕既然放权了,就充分相信内阁,这样吧……内阁人数还是少了些,你们商量一下,再提名一个,补充进来,也能缓解内阁的压力。”
孙传庭双眼微睁,有些震惊,脚步下意思的一顿。
内阁一直有一个微妙的平衡的,这个“平衡”使得无人能在内阁立山头,同时确保皇帝对内阁的掌控,如果再由内阁,也就是毕自严提名一个人入阁,这个平衡会被瞬间打破!
孙传庭心里惊疑不定,他知道,眼前这位皇帝陛下对权力有着极其强烈的掌控欲,绝对不会任由内阁坐大,可以掣肘他。
那是为什么?
孙传庭一时间想不透,迅速压住心里的纷乱,追上一步,稍稍犹豫,还是问道:“还请皇上明示。”
朱栩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东华门,直言不讳的道:“内阁的权威还是太低,慢慢培养不知何年何月,朕会在未来一两年内,让傅昌宗,周应秋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