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页

谁人外调?谁人留山里?

无数的问题,都需要张易恩拿出个初稿,再由掌教和元老们确定。

事务虽千头万绪,但张易恩却甘之若饴。

因为林易华外出掌管太华地界的庶务,山里的管理,也就是太华弟子的直接管理,将落在他张易恩的头上,他将出任太清宫监院之类的职务。

各大城及百万民众,归太华殿管理。

各峰别院及太华弟子,则由太清宫直接管理。

当然,太华殿也是接受太清宫的管辖。

张易恩这些天在长安,只关注了岳易华和英易罗的比武,其他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进了太华堂,和吴易东几人打了个招呼,张易恩就回到自己考功堂事务室,拿出一张白纸,在最上面端端正正写上‘太清宫’三字。

然后在第二行左首,写下‘太华殿’三字,中间写下‘监院’二字,想了想,在右边写下‘戒律院’三字。

按太华这三十年形成的惯例,监察职权一直独立于各事务之外,只向掌教负责,薛易乐也极受掌教赏识,张易恩干脆把‘戒律院’提升至第二级,制衡内外,反正是草案,如果不妥当可再调整。

又在太华殿下面引出一线,写上‘十八阁’,又引一线,写上‘五十城’,再引一线,写上‘督察院’,想了想,把‘院’字涂掉,换成‘阁’字。

笔锋移到监院下面,写上‘九院’、‘三十六峰别院’、‘剑气冲霄堂’。

张易恩盯着‘剑气冲霄堂’五字看了一片刻,眼神没有一丝起伏,又在其后添了‘内卫’两字。

然后转到‘戒律院’下面,写下内、外两字。

这就是太华教的基本架构了。

张易恩又拿出一张白纸,抬头写下‘十八阁’,然后在下面开始罗列阁名:天工阁、考功阁、度支阁、庶务阁、丰登阁、明道阁、城防阁、采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