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虽然没有李牧的智计百出,但可以简单的模仿李牧的宣传策略,这些并不难做到。
“明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在《时代周刊》上刊登海斯先生的署名文章,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从现在开始正式发起总攻。”李牧准备放大招。
虽然限于科技条件,无法在这个年代举行一场电视辩论,但是可以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署名文章,效果也不会差太多。
而如果塞缪尔·蒂尔登和《回声报》有回应,那么或许进行一场报纸辩论也是个挺不错的主意。
“好吧……那么这个调查结果我们还要不要公布?”萨米·拉金对李牧的决定没有任何抵触。
“当然要公布……”结果肯定是要公布的,否则这个调查就没有任何意义,至于数据不够好看,对于李牧来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不过具体数据要改一下,把共和党的支持率改为百分之五十五,把民主党的支持率改为百分之四十。”
这个结果公布出来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提振共和党的军心,另一方面打击民主党的士气,客观上还能够影响到选民的倾向,所以李牧肯定不会把这个结果束之高阁。
第二天,按照李牧的要求,《时代周刊》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海斯的署名文章“建设一个伟大的美利坚”。
同时《时代周刊》也公布了调查结果,结果当天的报纸创造了《时代周刊》创刊以来的最佳销量,单日销量150万份。
听上去不算太多是吧?
但是考虑到此时的美国人口,考虑到美国实际上的识字率,这个数字已经足够高了。
《回声报》每天的报纸都是白送,还送不出去100万份呢!
支持率调查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以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
效果也确实是很明显,整整一天,所有的共和党人都群情振奋,好像他们已经赢得了总统大选,打了漂亮的一仗。
与之相对的是民主党的惊讶,因为此前的节节胜利,民主党本以为这次大选胜券在握,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个调查结果等于是给了所有民主党人当头一棒,提醒他们不要高兴的太早,虽然看上去民主党势头不错,但是共和党依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对于普通选民来说,这个结果同样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毕竟人都有从众心理,当大多数人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时,那么个人的立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