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页

谢安不太认同庾翼的那些话,但不好多说什么。他径直问:“庾公可有什么要安石做的?”

“不敢指使,只是想要安石帮个大忙。”庾翼已经正襟危坐,表情慎重,语气庄重:“庾氏可以在汉军南下时尽力帮忙,仅是希望能够以家业从汉国换取可航行于大洋的战船。”

谢安懂了,眉头却皱了起来。

汉军要真的是灭亡东晋小朝廷,不但是庾氏的家业……也就是土地、宅子之类的不动产,应该是有一家算一家都不一定能保住多少,毕竟汉军又不是南下只逛一圈,或是南下当好人做好事,老牌的利益既得者没有损失,汉国新崛起的阶层吃什么拿什么。庾氏要拿注定会损失的东西来换无论怎么看都属于国家的利器,算盘可不要打得太过精明。

“安石只是需要将翼的话转呈汉王即可。”庾翼竟然还能笑,笑容看着好像很有自信:“汉王答不答应,庾氏都欠安石一个大人情。”

谢安很敏锐地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可是一时间又无法解析得出来。

要是换成桓温的话,一听到庾翼拜托的事情可就要乐得蹦起来。那是因为桓温也在观察刘彦,他从刘彦一些可能不经意的选择和话语中能够解读出一个意思,那就是对于汉家旧土之外的地方也是无比感兴趣,甚至不止一次表露过世家应该将野心实施在向外开拓不是在窝里横。

事实上刘彦会无比欢迎庾氏门阀外出开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但会大开方便之门,甚至会进行必要的支持。这样一来为庾翼转达的人,可不是庾氏一族欠人情,该是为庾翼转达的人欠了人情。一切只因为摸对君王脉搏比什么都重要,饶中君王想饶的痒痒不但会使之愉悦,还会被君王视为心腹更加大力的培养。

庾氏一族认为自己的损失无法避免,他们是在诸多的选择中依靠猜测来规避损失,目标都已经选择好了,就是涨海(南海)那边的林邑国。

谢安对林邑也不陌生,毕竟东晋小朝廷名义上的藩属国可不多,就连林邑这个藩属国都还是东晋小朝廷一厢情愿的认为,林邑的国王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了藩属。他对于庾氏门阀将目标放在林邑国身上觉得很合适,庾氏数万私兵在这一边的较量上无法泛起什么水花,去欺负林邑国可不要太轻松。

第488章 “汉军败了,追击啊!”

姬周灭殷商时期,殷商很多王公贵族在战争中并没有被灭,姬周同时也无法完全消灭殷商的那些王公,导致殷商的许多王公被分封的诸侯国其实还是存在。

天下局势趋于明朗之后,殷商的很多诸侯国是直接改换大王旗归附于姬周体制之下,也就是姬周就像是一个大领主,姬周分封与殷商的残余势力成为接受号令的小领土。

并不是所有殷商诸侯都在天下大势明朗之后归附到姬周体制之下,之后春秋时期的楚国就算是殷商的后裔诸侯国之一。楚国是在春秋时期由当时的诸侯霸主晋国带领一帮小弟打服,此后楚国才被纳入姬周的诸侯国之一。

除开楚国之外,殷商最后一任国王的叔父箕子也是外出,箕子带着部众一路向东北而去,消灭了当时的一部分东夷建立朝鲜。箕子建立朝鲜这个国家得到姬周武王的承认,可是此后接近一千年的时光中是游离于外,是一直到西汉孝武皇帝刘彻时期箕子朝鲜才重新被中原皇朝纳入统治范围。

类似箕子朝鲜的例子其实挺多,比如一直维持到西汉时期被汉帝国吞并的夜郎国、哀牢、滇国也算是殷商的残余后裔和当地蛮人共同建立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