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唉!”叹了口气,于良吉给自己和孩子裹上厚实的衣服,在朝阳的地方放了张椅子,坐在上面看风景。

十八里铺是在东北,现在已经秋天了,原主的哥哥是收拾完秋去的,家里的活计基本上不用他,除了睡觉他能做之外,连饭都是左邻右舍的人帮忙做好端来的,今天是乔大娘,昨天是杨大嫂子,前天在原主的记忆里,是隔壁的张二婶子。

十八里铺别看姓氏多,人真心不多,只有少少的二十八户人家,就有十八个姓氏。

虽然朝廷并不重税盘剥,但是能不分家,大家还是不分家,这样可以少交点税。

他们这地方,穷得很,一般来的人都少,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外人,出去赶集还要去张家村,因为那里有公立的学堂,人也多点儿。

这里赶集的时间,是初一和十五,跟庙会同时举行,热闹些。

当然,这里的庙会不单单是有佛寺,还有道观,拜那位同是穿越的前辈所赐,朝廷对佛寺和道观管理严格,决不允许偷偷剃度,且道观和佛寺的税也要照常交。

十八里铺这里既没有道观也没有佛寺,有的只是两座大山,一条大河,还有一条通向外面的山路。

于良吉很想高歌一句:我的家在东北!

“于秀才,在家吗?”门口,驶来一辆小毛驴车,赶车的孙老头,抻着脖子喊。

“在!”于良吉抱着小侄子站了起来应了一声,顺便快走两步打开了门:“孙大爷,我在的!”

孙大爷家是村子里唯一做豆腐的人家,家里有两头小毛驴,和一个大磨盘,长年累月做豆腐,在村子里卖的少,多半是去别的村子卖。

“来,这是你大娘给你灌的豆浆,里头我放了点糖,你跟娃子喝点补一补!”孙大爷递过来一个带着盖子的大陶罐。

“这怎么好麻烦您呢!”豆浆虽然不值钱,可在这里也是一文钱一罐子。

“麻烦啥麻烦,你这孩子就是客气!”孙大爷将东西递给了于良吉,直接扬起了鞭子:“我先走了,赶着去卖豆腐,你好好养着啊!”

“哎!”于良吉抱着小侄子和大陶罐子,目送孙大爷赶着滴水的小毛驴车离开。

第003章 决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