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如今半年都过去了,于良吉出门是可以了。

“我想买下一块地方,就是我家前面那片,打个地基。”于良吉一到老村长家,直接就说了买地的事情。

老村长以为他要盖房子,可能是要扩建,于家前头是一片盐碱地,没什么产出,但是做房场还是足够的:“行,你全都要么?”

“全都要。”那片地不大不小,正好。

“行,等我弄好了契约,跟我去一趟县里办个手续就成了。”那片地不大,但是还要上报到县里的。

“那就麻烦老村长了。”这么干脆的就应承下来,于良吉不仅对穿越前辈的前期努力工作特别满意。

每一个开荒者,都不容易啊!

“对了,你家的地……你想怎么分配?是所有的都留在自己名下,还是?”对于于良吉名下的免税名额,大家都很关注。

“都留下,我想开点荒地,到时候凑够免税的面积就行。”开荒,在这里依然受到鼓励的,但是不许破坏植被和森林。

“也好,还是有地有粮心里不慌,开荒的话,只有三块地方合格,一块是山脚下那片,原来也是盐碱地,现在已经不是了,一块是河沿边上那块,离河近,灌溉方便,要是相中的话,种稻子不错,那个能卖上价儿,最后一块有点远,在南边沿小河沟那块地,很肥,以前是河床,后来小河沟改道了,那边地就露出来了。”老村长想了想:“咱们十八里铺很长时间都不曾有开荒的地上报了。”

不是没有地方开,而是没人种!

这边不像南方,气候温润,适宜耕种,东北的天气注定只有春夏两个季节适合植物生长。

而且这里的土地是不能像南方那样套种的,更不可能轮耕,这边的自然气候是不允许轮耕存在,就一茬庄稼。

再说种田的方式,全靠人工,穿越前辈不错,已经弄出了马耕,也有弄出耧车等物,但是依然是人工种植。

一个壮劳力,最多二十亩地,再多都干不了。

一亩地出产大概二百斤左右的粮食,已经是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