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在家里,于良吉先让人该干嘛干嘛,然后将于宝宝托付给刘宋氏带着,反正一群孩子,累不到人,然后拎了两小瓶老白干,和昨天石宏大买回来的两包白糖糕,揣着户口本去了老村长家。
他们家来人了,村子都知道了,因为村子的大门一直有人守着,是车姥姥家的养子,他们家地不多,村里也要有人看着大门,平时侧门那边是不开的,只有有事的时候才会找老村长拿钥匙,而大门,就交给了车家看守。
村里每年给他们家一百斤苞米和三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作为报酬,算是贴补他们家了。
昨天石宏大傍晚归来,还带着不少人,早上大家又看到他带着人出去了,老村长肯定会过问的,这边可是接近边疆的地方,虽然现在太平,不代表就能放松。
于良吉是带着石宏大在县衙签订的契约书,和户口本,到了老村长家。
“昨天你家进人了?”老村长让老伴给他端上了一壶茶,这可是老村长家里少有的好东西。
“进了,是我买的下人,这是官府开具的契约书,这是我家的户口本,您给添上一笔吧,他们的税务以后就免了。”既然进了他的门,就是于家的责任了,他们的个人税就跟着于良吉走了,他是举人,是免税的。
穿越前辈很给力,不靠这点土地税个人税挣钱,他开放海禁,国库充盈依靠的是商业税,和海关等大额税务,农业税还真看不上眼。
“早该买人来了,你家人少,活多,这样也能有个举人老爷的样子。”老村长麻利的盖了章,给他家户口本上添了几笔,还在村子的名册上,加了好几笔。
“是啊,宏大也是这么说我。”于良吉因为一直守孝在家,对自己的这个举人身份认识的还是不够,都是他们说什么,他就答应什么,还是石宏大总在他耳边说,要注意身份,要注意身份,他才渐渐看重这个身份。
“你家已经不缺人了,石宏大还住在你家吗?”老村长一边写一边跟于良吉说话。
于良吉被问的一愣!
是啊!
他家如今不缺人了,石宏大还留在家里,以什么名义?
“当然!”只是一愣神,他就有了答案,他心里第一反应,当然是不想让石宏大离开自己,再有就是不能让石宏大名声有损。
“嗯?”老村长不解。
“这人是来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样啊?有石宏大在也有个人压制,我跟他们说了,管石宏大叫大老爷呢,这么久处下来,都有感情了,我们叔侄俩弱的弱,小的小,家里得有个能耐的压阵啊!”于良吉尽量美化石宏大对于家的重要:“再说他一个人,这地刚种下去,青黄不接的,他怎么能出去呢?在我家吃吃喝喝,可是都要花钱的,他估计这两三年都离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