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页

秦吏[校对版] 七月新番 1103 字 2022-10-23

本想这回该得激赏了吧,谁料还是一样的职位,项籍连他是谁都不记得。

陈胜这下明白了:“这项氏小儿,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我来投他,全然是来错了地方啊!”

更让人难堪的是,在淮阳,他偶然听到了好兄弟吴广的消息,才知道吴广才去投奔北伐军,就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带着一帮人在汝南为武忠侯招兵买马,后又随那都尉韩信出汝南,北进中原,上蔡一战作战英勇,名声极其响亮。

比起要名有名,要权有权的吴广,持戟郎陈胜算什么啊。他自己郁闷不说,当时跟陈胜投奔楚国的戍卒们,背地里也对他指指点点,都有些后悔。

但陈胜仔细想了想,这时候去投奔北伐军,也有风险:武忠侯与王贲角逐于江汉,孰胜孰负尚未知晓。再说,他一个小小持戟郎,没有名望,孤身去投,就算有吴广引荐,恐怕也不会得到重视。

陈胜在项羽这边,可受够了白眼,一直在寻觅机会离开,去别处另起炉灶。

陈馀欲北上赵地,立赵歇为王,树立赵国大旗,倒是给了陈胜机会。他立刻出列请命,因为陈胜曾护送陈馀入淮阳,又与武臣是旧识好友,在这二人的举荐下,项籍总算答应,任命陈胜为率长,让他带着那些一同投奔楚国的陈地戍卒,后日启程。

陈胜表面上感恩戴德,实则心里却憋了口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六国公子王孙才能做王?”

陈胜不服,他不甘,这世道,是他这种瓮牖绳枢之子出头的好机会,河北之地,乱象才刚刚开始,去了那边,未尝不可做一番大事!

回头看了看厅堂,陈胜眼里,丝毫没有感激之意。

“等到了赵地,谁做赵王,还不一定呢!”

……

“少将军方才可是对陈馀、张良之策有所不满?”

范增太了解项籍了,厅堂上宴飨散后,这个才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却意有踌躇,摸着范增从寿春给他带来的“彭城君”之印,若有所思。

项籍将印随手一扔,看向范增:“亚父,项羽读书少,想问你,什么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