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两马驰近,伊余便即狠狠一矛刺去,谁想眼前一花,竟然捅了个空,自身倒不禁在马背上一个趔趄——终究是卸了鞍啦,坐不大稳。原来甄随也知道自己马战不成,因此辛苦练就了能在疾驰中纵跃下马的特技——当初背射杜曾,就使过这一招——当下见敌矛将至,他便跳下马来,双腿稳稳站定,随即拉开步弓,朝着伊余面门便射。
实话说距离太近,这一箭根本就没什么威力,但也正因为距离近,所以极难躲避。伊余匆忙偏头,那箭正中兜鍪侧面,他就觉得一阵耳鸣,动作难免一滞。
甄随一箭射出,看看双方相距不过数步之遥,肯定来不及再抽矢射第二箭了,估计临时拔刀也会慢上一拍,而为敌将趁势所伤。他搏战经验丰富,根本就不用过脑子,几乎本能地朝前一纵身,右手举起弓来,抡圆了,弓背挟带风势,就狠狠地抽在了伊余的腰间。
甄随站在地上,对方骑在马上,想抽脑袋够不着,但见伊余既未着甲,那好吧,腰部也是人体弱点!“啪”的一声,伊余不禁痛得浑身一抽,一轱辘就从马背上侧翻了下来。甄随当即抬起脚来,踩住了伊余的脖子,然后提起醋钵大的拳头,朝着对方面门便是狠狠一拳。
伊余鼻梁当场就歪了,鼻血糊了一脸。
一瞧对方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甄随便在部下的卫护下,一把攥住伊余的头盔,想要将这厮拖回城去。“啪”的一声,头盔落地——原来这厮连盔缨都还没来得及系……甄随倒不禁一个趔趄,大怒之下,又朝伊余太阳穴上来了一拳,打得伊余当即晕去。于是他倒扯伊余的脚踝,也不上马了,一路狂奔,直接将其给拽回了羊马垣内。
伊余的部曲半数被杀,余皆奔散——见到主人一见面即为敌将所擒,大多数连拼死相救的心都不敢起……等到虚除大队和刘曜预先安排好的骑兵急冲过来援护,晋人都已尽数归城去了。随即城上、城下,箭如密雨,将敌射退。
大荔城中,游遐听得消息,急急忙忙来找裴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如何擒了伊余?当速速放他归营去啊!”
第三十章 盟誓
游遐游子远颇有些懊悔投靠了裴该——虽然也是身不由己——因为徐州军中无论文官还是武将,大多对他侧目而视,除裴该和荐主殷峤外,就没谁瞧得起他。本来嘛,游氏在冯翊郡内勉强可算是大姓,放诸整个天下,排名相当靠后,游遐本人也无远名,则他被殷峤拔之于黎庶之间,裴该初见便授予记事督的要职,谁又可能心服?
众人都知道裴该用人不论出身,但你总不能不看履历吧?这个游子远虽然举过孝廉,但从前连小吏都没当过,他有什么资格一步登天呢?即便裴嶷,也对裴该的这一任命心怀疑虑。
所以大家伙儿都猜想,游子远不过是千金马骨,是裴该用来招抚关中士人而摆出来的样子货罢了。可惜,冯翊郡内屡遭兵燹,大族多数南逃而至长安,甚至还有不少干脆跑汉中去了,也就游遐这路货色还勉强能够捡得起来,锉子里拔将军,被裴该当稻草给捞在了手中。
游遐对于周边环境的认知是很敏锐的,他很快便察觉了这一风向,自己心里也纳闷啊,裴侍中究竟瞧中我什么了?即便想拿我做榜样,招抚关中士人,也可以先给个百石的书吏做吧……然而势又不敢请辞,尤其强敌在外,这会儿请辞,怕会被人误会想临阵脱逃,甚至有投胡之意哪!
他回想起初见之日,裴该曾经半开玩笑的,说想请自己去游说虚除部,于是当虚除大军来至城下后,就数次三番跑去向裴该请命——不管是否能成,我孤身而敢入虎穴,若能安然归来,想必军中不至于再有太多怪话了吧。
可惜裴该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了游遐的自荐。
其实裴该是舍不得,怕有危险——尤其在亲自鞭打了梁胥之后——却又不便明言,便道:“虚除远来,岂有不战即愿和之理啊?且我闻伊余恃其勇名,素来骄横,则若不能先夺其气,又如何以言辞动其心?子远无须心急,必有仰仗于卿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