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页

王安中很担心金军发起战争,因此急忙上奏说:“必不发遣,恐启兵端。”

赵佶有些恐惧不安,于是,紧急召集王黼、蔡攸、梁师成等人进行磋商。

此时,童贯已受冷落,遵旨致仕,回家休养,没资格参与政事了,其河北河东宣抚使职务由谭稹接替,郑居中已去世,其枢密院使的职务由蔡攸接替。

赵佶等人商量过后,认为,不杀张觉不行了,便下密旨让王安中处决张觉将其头给金人平息此事。

王安中接到密旨后,派人将张觉带到宣抚司,向他数其过,逼之行刑。

张觉语殊不逊而死。

张觉被缢杀了之后,王安中让人以水银渍其首,函送平州,交给完颜宗望。

同时,王安中也将张觉的两个儿子一并送到平州,交给完颜宗望。

这个消息传开了之后,燕之降将与常胜军上下皆为之泣。

郭药师公开对人很愤慨地说:“金人欲要张觉,朝廷就与之,若求药师,亦与之乎?若来要药师,且奈何?”

张令徽等将领对宋朝也很寒心,甚至恨得咬牙切齿。

从此,一众降将和常胜军上下对宋国开始产生二心。

王安中见此,心里很惧怕,他上书朝廷,请求免去其燕山府职务,将其调回京师,可赵佶并没有答应。

张觉事件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从此,金人开始怨恨宋国,认为宋国不讲信用,破坏盟约,并产生了报复之意,他们曾扬言道:“中国与大辽誓好久,一旦灭之,我如何哉!今设盟才罢,诱张觉毁我仪物等,使我立国不得,要当取中国法物仪仗来立我国。”

令人遗憾的是,宋国的决策者们对于金人的怨恨与报复心理,了解的并不充分,也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