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页

在大中宣传部的刻意宣传之下,北宋灭亡的责任全都由赵佶、赵桓父子背了。

因此,在现在的大中人眼中,赵佶轻佻、玩物丧志、奢侈无度,而赵桓则是少谋寡断、胆小如鼠,正是因为他们父子误国,北宋才亡的。

当然,事实其实也的确是如此,大中宣传部只不过是将其夸大了一些,掩饰了一些北宋当时的国情,例如,不修武备、天灾、内乱频发等等(其实,这些国情也是赵佶造成的),目的自然是告诉世人,赵宋无德,当亡,李中取代赵宋乃顺应天意。

赵桓就不说了,主要是无能。

而对于赵佶的评价,目前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当初哲宗宰相章惇评价的: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所以,李纲此言一出,唐恪一下子就被李纲给怤了回去。

陈公辅随后道:“伯纪,你这话严重了,陛下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怎可用宋昏帝与之相比?”

李纲道:“陛下今年才三十六,大中还未一统天下,一切都还未终定,自然要防微杜渐。”

陈公辅听言,也是无言以对。

闻焕章见状,开口道:“李右丞此言不错,大中离大一统还有很遥远的距离,所以,不仅是官家,我等也不可懈怠。”

赵鼎、许贯忠等人听言,齐道:“我等谨遵太宰之教诲。”

闻焕章如今虽然还挂着宰相之名,但他并不争权,甚至不主政,他更多的是维护李衍的皇权和塑造大中官场的风气。

而且,闻焕章喜欢提携有能力的官员,也喜欢为各方协调——无论哪方与哪方之间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先找闻焕章协调,实在不行,才请李衍出来裁判。

再加上,闻焕章在大中的资历和功绩。

大中官员,不论文武,皆很尊敬这位老宰相,就连一直被闻焕章压着的赵鼎都不例外。

这其中也包括李纲,他也被闻焕章的人品所折服。

因此,见闻焕章开口,李纲冲闻焕章一拜,然后解释道:“陛下希望李纲成为魏征那样的诤臣,那陛下也必须要有唐太宗那样的胸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