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被酒辣的有些不舒服的舌头舔了舔嘴唇,拿筷子点着桌面道:“近滕乡的事,你不要想了。你去不成。家里就一老父,芦花又做墨医在外,你便是想去也去不成。”
“这事当时巨子已经有令,家中无昆弟者,不得去。你们去了,家中的地谁种?虽说什伍已编,可少了劳力,什伍中其余人家心中难免不满。即便如今没有不满,将来总会。你们亭长没说清楚?”
苇笑道:“哪有的事,说的清楚,是我非要来的。什伍共耕的人也都说让我去,家中的田什伍自有照应。亭长听我说的急切真诚,也就同意了。”
“再者,墨者不是说要行义兼爱吗?我去近滕乡帮助他们,将来他们一样可以帮我……比如万一哪日这里遭了灾荒,不是一样吗?”
适笑着摇头道:“道理是这样的,但规矩终究还是规矩。你是墨者吗?还不是吧?既不是墨者,那就要以利相导。墨家可不是只谈义不谈利啊。墨者是为了利天下,但也不是想要每个亲近墨者的人都变得越发穷困啊。量力而行,不妨他人之利,方是长久计。”
“这天下,哪能让每个人都成墨者呢?要是想着实现乐土就要让天下人都成为墨者,那可便错了。”
他无意中透露出一些墨者内部的路线分歧,不过尚不严峻,只是随口一提,苇也不在意。
苇嘿笑道:“难不成我想做点行义的事,竟不对?”
适举起碗和他碰了一下道:“你对,但那亭长不对。规矩就是规矩,于情理对的于规矩未必对。你若是墨者,此事不消说,但你不是,那亭长又不是不知道你家的情况,他还同意……的确,心是好的,也觉得你的田什伍共耕的人能先帮你耕种,但这是不合规矩的。巨子最重规矩了,这事免不得要把他召回谈谈的。”
“好了,不提这事了,这是墨者内的事,就算你来了最终书秘吏还是要审核的。我也好久没见村社那些人了,如今你们在啮桑乡,开垦种植,众人有什么迫切想要的?”
s:
骉羌事,见于文物,史籍无载。但骉氏也确实是韩宗的封臣。铭钟上,看似伐齐事是周天子通知了晋侯、晋侯又命令三卿,实际上要真有这样的号召力,也不至于沦落至战国。走个形式,骉羌还挺讲究的,称韩虔为宗而非侯……
第一二八章 半岁荏苒弊邑治(八)
听到适中断了之前的谈话,谈及到村社众人的期盼,略喝了一些酒就已脑热的苇打开了话匣子。
“适,墨者将我们从商丘带到沛邑,在啮桑开田垦殖,好得很。要真说起来也没什么不满意,就是盼着两件事。”
适端起酒碗敬了一下,也来了兴致,问道:“说说看,不是有什么事就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