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日后,公造冶为正使、适为副贰,跟随了二十余名墨者,外加一部分楚人的俘虏,打开小门,乘车押送着俘虏前往楚人大营。
适手中带着炭笔和纸册,将所言所闻一一记录,还有两名伪装成车夫御手的书秘吏墨者也在暗中观察,将有用的消息记下来。
公造冶在一旁,看着适停了手,笑道:“一会楚人便会来迎,我怕他们会弄出什么阵仗来吓唬我们。只是他们却不知道,你年纪轻轻,却已经在万人之前张口即言。”
“我们是去做事的,不是去打架的。我虽为正使,但只要不打起来……想来也打不起来,还是你这个副贰拿主意。”
“先生叫你去,你可明白先生的用意?”
适将那几张纸仔细收好,藏在马车内的一处暗格之中,回道:“无非三件事。”
“劝楚人退兵这种事,先生若是认为可以,早在楚人围城之前就会派人去了,又何必现在?所以这三件事并不包含此事。”
“其一,是让我观察楚人营地的动态,可以更为准确地知道楚王、左尹、司马之类的高官的营帐在什么位置、记住他们的模样、防止将来他们更衣而逃。”
“这是咱俩要做的。我一直在观察楚人营地,而到时领着义师与墨者出击的还要是你。”
公造冶点头,叹息道:“我曾随先生见过楚王,只是当年的楚王已经死了,这新的楚王还不曾见过。”
适大笑道:“若是这件事做成了,日后谁人不知你公造冶之名?昔年曹沫也是靠着会盟之时劫持齐侯,你若做成,便是万军之中俘获国君,天下好战之君,谁人还敢把巨子的话不当回事?”
公造冶想到将来若做成之后的场面,心中豪气顿生,轻拍马车道:“若做成此事,我便可以去见一个故友,告诉他真正的勇是什么。”
说完,不自觉地摸了一下脸上的伤疤,适一直想问,但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此时公造冶既仍不说,他便顺着问道:“昔年骆猾厘不知,你以木棍说服,难道你那故友竟不能如此?”
公造冶难得地郑重摇头道:“不能够,此人剑术与我不相上下,勇气无双,然而只知小义不知大义。我曾劝过,他只说我若能做出君子之勇,再去与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