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前适在城墙下鼓动起来的各个国人的代表也已经集中过来,适正在和他们说一些闲话。
公造冶看到城内烟火起,问道:“先生,这是送炭的时候了吗?司城皇一族现在并未出面,我们这样做不会让他得利吗?”
墨子反问道:“如果我们成功,那么大尹公叔等人,敢于说自己就是想要投靠楚人吗?”
公造冶摇头道:“若是我们成功,他们自然不会这样说。只会说他们是为了城内百姓,为了宋国祖先祭祀,为了千里社稷。”
墨子笑道:“既是这样,他们有什么罪呢?如果不能处置他们,司城皇难道就能够得利吗?”
“适说,三足鼎才能立起,你可见过两足之鼎?”
公造冶是楚国冶师后人,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区别,便道:“弟子不曾见过双足之鼎。若鼎只双足,只能倾向一边,并不能稳固。”
墨子大笑道:“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如今宋国,若为三足鼎,三足中最短的一支是谁?”
公造冶看着远处宫室冒出的浓烟道:“自然是宋公。”
墨子又道:“你也听适说起过,君权与贵族之间的矛盾,那么君权想要压制贵族,能够依靠谁呢?”
公造冶思路已经清晰,回道:“那自然是百姓。以百姓制贵族。”
墨子又问:“若无墨者,百姓是什么?”
公造冶道:“是大冶山之乱石。”
“若有墨者呢?”
“可熔炼为铜。”
墨子点头道:“便是这样。如今看起来,宋国只有三足,却不知道实则有四足。四足若成,司城皇不能得利,大尹不能得利,国君……若他只是宋国之主权,自然得利,而若他依旧是子田,依旧不能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