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完毕,那些烧烤的食物也都熟了,长桑君好酒,尤其喜好墨家运往临淄的烈酒,便让秦缓从车上取来,与众人对饮。
这烈酒昂贵,非是贵族不得饮,齐侯最喜,临淄也多这种烈酒。
其余人虽然比起那些庶农的家世要好一些,却也很难在外买得起这些长远运输过去的烈酒,嗅到酒香扑鼻,长桑君也分了众人一角,便就着各自见闻下酒长谈。
次日一早,众人便结伴而行,沿途又有几多人加入,各有理由。
数日后,过于胡陵,理论上还未到沛邑,但是墨家的触角已经伸到了这里,近滕乡的乡所就设立在此地不远。
这里已经明显能够感觉出与别处的不同。
二牛抬杠本来是最为原始、最先出现的牛耕方式。
但适作为穿越而来的人,直接越过了这种古老的二牛抬杠的牛耕办法,改进了挽具和犁铧,配合上沛邑出产的铁犁,原本两牛挽一犁变为两牛两犁,效率倍增。
此时正值春天,虽有宿麦种植,可是春耕依旧需要种植一些在收麦之后来不及种植的作物。
牛用别处看来古怪的方式拉着犁铧,在田地间走的笔直,间或有马匹混杂其中。
奇异的耧车,正在平原上播撒着种子,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春耕欢歌。
新翻的泥土的清香在路上弥漫,沿途不少从外地来的游士驻足感叹。
几多度过了冬天的长尾雀,跟在犁铧的后面,从新翻的泥土中寻找着虫子。
田间成片的宿麦,郁郁葱葱,已经开始抽穗,不少人正在河边指指点点,问过之后才知道那是墨家负责测量的人,今岁明年就要在近滕乡修建一条水渠,用以灌溉。
路上用于推送的独轮墨车,或是奇怪的双辕马车,已经极为普及,看上去走到这里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一条泗水的支流上,正在建造一个巨大的磨坊,几十人在那里忙碌,应该都是附近乡里的人,一条通往磨坊的小路已经踩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