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产力低下,但好在楚地并无寒冬,此时人口也不多,饥荒之年总能靠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顶过去,只是这种情况再加上农兵征召制度,这也就必然导致楚国围城半年多就是极限——如果战争不能在一年之内解决,以楚国现在的情况,必然会导致某个县在之后大规模出现因为劳动力强制出征而出现的粮荒。
这也正是前任楚王对于墨家垂青青睐的原因,不只是集权的说辞,更有农业技术的变革带来的战争潜力。
楚国地幅广阔,看似纵横数千里,然而就连精华之地的南阳江汉平原都是封君遍地的情景,也当真不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八字的评价。
第三零二章 金玉其外败絮中(六)
适与孟胜等人过楚长城的时候,已是四月。
如果今年郑魏韩要联合出兵,这时候应该已经开始征召准备。
不过适估计,三国出兵的时间不会太快,郑韩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历史上郑国也是趁着三国联合出兵的机会,捅了韩国一刀。
而且背后这一刀捅的颇狠,直接围困了韩国的都城阳翟。
也就是说,三国合力入王子定的同时,作为盟友的郑国趁着三国合力对楚作战的机会,攻击了盟友的首都。
驷子阳是有雄心的,郑国的土地被楚国、韩国割裂。又与韩国有世仇。
在东线如果能趁着魏韩合力攻打楚长城入王子定的机会,拿下榆关大梁等,将东西两块地连在一起、同时围困韩国首都逼迫韩国签订盟约,似乎便可以重振雄风。
这种背叛选择的时机极好,魏国无论如何都会为了维持三国暂时同盟入王子定的局面,而王子定此时又在郑国,那么也就只能居中调停,不会以三晋同盟的名义帮着韩国打郑国……而且,韩国吃掉郑国,最为不满的恐怕还是魏国。
适很怀疑,历史上这一次“晋师与郑师入王子定不果”的原因,不是鲁阳公击败了三国联军,而很可能是郑人背后下手捅刀子后韩国退兵郑韩矛盾激化。
毕竟,这次短短四年后,楚国就来了一场大败,野战能力不可能在短短四年之内下降这么多。
而且楚国这一次算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种种病症的总爆发,以至于反击郑国的时候要不是郑国内部出现问题,都未必能够战胜。
适等人按照之前的计划,没有直接前往鲁阳,而是先行前往了鲁阳东边的应城,会和那些从沛县赶往这里的另一部分墨者,以及那些售卖给楚国的守城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