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的武士身穿革甲,他们是攻城的主力,需要在弓手攒射之后,列阵靠前,全力破城。
十门铜炮被民众推向了城墙高台上预留出的平台上,以前是操作转射机和床弩的墨者正在按部就班地装填火药和铁丸,盯着城外预留出来的一些作参照物的树木或者石头。
什么参照物,炮下面要垫多少块木楔子,都是提前测算好的。
他们已经试过几次,知道这东西的威力可是比转射机之类的器械大得多,心中却也不惧怕。
两门大口径的射石炮暂时用不上,角度基本是固定的,就是东门的城门外方。
城外魏军虽在结阵准备,但是暂时也没有进攻的迹象,他们要等到郑韩两军就位之后才会出击。
这种明目张胆的调动,就是因为七万之众,对于这样的小城施展不开,同时也是明着告诉城内要三面围攻,以期分散城内的守军兵力。
当数量超过数倍之后,任何一面都可以看作是主攻方向。
适也不着急,静静等着郑韩两军展开,顺势观察着魏军的动向。多边形凹面的城墙,可以让守军一次性展开更多的人,也能借助多边形攒射侧翼的优势,让每一次进攻都付出巨大的代价。
炮兵集中在一起,此时的这些炮也不会造成什么决定胜负的成果,但却可以让原本三面同时进攻的情况,变为郑韩两军先攻,错开时间差,以便于适手中为数不多的机动力量可以靠时间差以一变二。
折腾了大约一个时辰,郑韩两军的攻城部队终于在两侧展开,鼓声大作,魏军开始呼号。
适在高塔上挥舞了一下旗帜,示意东侧的大炮准备。
确信郑韩两军已经展开,短时间内不可能重新集结转变攻城方向,便集结了下面的五百火铳手,在城墙内的甬道上朝着北面前进。
墨家的炮手以前都是运用转射机和床弩的,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也听到了传达的命令,紧张地看着远处的那些参照物,看着黑压压的魏军准备移动。
城外,公子击乘车,正在传令,他不必亲负矢石,因而远在弓箭的射程之外。
两队着甲精锐,列阵在弓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