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大笑道:“你错了,不但要用,而且要比以前的阵型更为严苛。若松散,敌人冲阵,如何能防?他说这火炮可射铁丸,又能杀伤多少人呢?”
“依我看,日后天下强军,还要再加上一条。”
亲信急忙问:“什么?”
“铁丸轰击,军阵不乱,击鼓向前,步伐不变。做到这一点,方可称之为强兵。”
“我若亲率武卒,与墨家野战,纵有炮,我也必胜。只是士卒不曾得见,所以可能会恐慌而已。册上不是说,墨家可以售卖一些守城的器械吗?这炮也售卖,只是不售卖可以轰开城墙的?”
亲信点头道:“是这样的。不过售价昂贵,要以铜或马匹才能换取。动辄铜千斤,千斤铜可装具农兵五百人……难以取舍啊。”
吴起心想,只怕并不难取舍,自己必须要看看这东西,而且还要让士卒提早熟悉火药的声响和威力,日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况且,各国均有工匠冶铸之师,墨家能做出来,各国未必就做不出来。
只不过火药难弄。
那里的细作传来的消息,火药的成分也不是什么秘密,似乎有木炭、硫磺,还有一些粪土,以及……以及似乎大量的盐。
沛县配置火药的地方在一处隐秘地,难以接近,但是墨家从商人那里采购的硫磺、在沛县烧制的木炭,以及在宋国普及收购的粪土,都不会错。
再就是经常往里面运送大量的盐,推测一下,可能火药就是这四种东西做出的,只是怎么做的,却无人知晓。
细作只知道往里面大张旗鼓的运盐,却不知道火药里面到底有没有盐。
除了这些,在沛县的细作还回报说,墨家掌握的义师,不再用战车,而是用了马鞍和马镫。
这东西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容易就弄回了一具,墨家又说的很清楚,这东西可以“让骑士冲击开弓,不再需要两腿夹在马腹骑马,也可以双脚踩踏在马镫上借助腰力……”
除了这些,还说沛县义师装备的火器极长,但是这些极长的火器并不售卖,说是担心好战之君用来兴不义之战。
细作回报说,那极长的火器可以射百步,铅丸重一两,中人立毙,之时射速远迅弓弩,但是操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