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页

这主要还是看楚国今后的规划,染指郑地的话,韩楚矛盾就会尖锐到极点。若不染指,似乎还不算不可调和,三晋同盟已经快要撑不住了,表里山河若是三家合力当真是天下无敌手,可……魏斯尚能维系,他已老,公子击可以维系吗?

宴会中谋划到最后,楚国的外交和军事手段都已定好。

命梁君、阳城君帅师伐郑,问郑人背盟之罪,如有可能,逼迫郑人交出王子定。

即便不交出,也必定让王子定出亡,离开郑国,前往魏国。

让郑君出面盟誓,承认熊疑继承的合法性,发誓不再入王子定,重新与楚结盟,共同对抗三晋。

命鲁阳公继续完善鲁阳防线,操练军队,威胁韩国,以便让韩人三年内不出兵。

派昭之埃出使韩国,一则吊唁,二则劝说韩侯。如有可能,结交韩国的重臣,尽可能让韩国暂时退场。

只要在魏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击败郑国,逼迫郑国承认楚王的合法性地位重新结盟,那么楚国在中原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到时候,鲁阳防线上反而会更安全一些,魏人只能选择在中原争霸攻伐,不敢放任楚国染指中原。

楚王心想,只要局面打开,到时候是否继续遵守先王与墨家的盟约就另说了。打不开局面,继续战败,自然要遵守要利天下要弭兵非攻……打开了,这就难说了。

第三二二章 借力复国岂如前(一)

两大国围绕着楚国继承权与中原争霸这两件事紧锣密鼓准备的时候,适也从鲁阳返回了沛县。

他抵达沛县的时候已是六月,牛阑邑一战,以及天下局势的变化,窝在沛县的墨家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天下纷争的焦点正在郑国。

牛阑邑一战,魏国明知道墨家赤膊上阵,但因为牛阑邑守的坚实,适又趁机大肆宣传墨家的技术优势叫人恐惧,反而让墨家更加安全。

魏侯不但没有指责墨家,反而遣派使者与墨家交谈,准备了各色礼物,好言好语,希望墨家可以出售一部分守城用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