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页

但是,现在越王翳要在沂水会盟,那么就有个很大的问题:费国参不参加?

费国是僭越国,天下都知道那是大夫僭越为国,但是名义上依旧是鲁国的附庸国,虽然实际上是朝贡越国。

鲁国周礼氛围浓重,鲁侯表示这一次沂水会盟,鲁侯若是参加,费国就不能参加,不然这算是怎么回事?

附庸国的国君和宗主国的国君同席而坐,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坚决不能接受的。

僭越为国的事实是事实,但名义是名义,鲁侯也是找个借口不想趟这趟浑水……因为寺区从齐国来的,鲁国已经知道了齐国的态度,所以不希望这一次惹火烧身。

而对越国来说,费国是重要的附庸国,毕竟国小容易控制,那是绝对不可能为了让鲁侯参与这个颜面而放弃费国的。

齐国现在在观望,观望的是中原的战事,是晋楚之争,但也不会放弃这个削弱越国的绝佳机会。

寺区转了一圈,唯一的收获就是齐鲁的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回去后越王翳就已经怒了一次了,只不过那一次发怒还没到摔水晶杯的地步。

寺区也明白,现在越国是骑虎难下。

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在中原争霸,但是退回吴越又会导致内乱导致越王翳的威望大跌。

以越国百年计,战略收缩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越王翳十年计,固守泗水最后的霸权尊严却是唯一的选择。

好在当时各个小国迫于越国的军势,都同意参与沂水会盟,讨伐墨家的“乱天下之政”。

越王翳一方面加强琅琊的防御,修缮了琅琊城,又从吴越地征召了不少军队北上,沿着邗沟准备了足够的粮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琅琊城一面是海,三面环山,看上去易守难攻,但是去岁滕国一战,贵族鸷回去诉说了墨家的攻城法后,越王不得不重新加强琅琊的防御。

他不是担心墨家,他觉得墨家最多也就是万把人,几百个墨者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