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名护卫点头道:“都做过义师。陶丘义师成立的时候,我们便参与进去,做了火枪手。做了三年。”
“你也知道,如今行商,处处凶险。若在泗上行商,自然是不用我们的,可是想要获利便要去凶险处,我们这些做过义师的,最受商人喜欢,多出高价雇佣。”
说到这,说话的这名护卫便颇为自豪地说道:“那些游侠儿剑士,虽武艺高,善用剑,只是商人还是更愿意雇佣我们这些义师里退下来的。若持剑角力,我们不如他们。可要是押送马车、围车结阵、装填火枪压制强盗,他们不如我们多矣。”
吴起点点头,他深以为然。在西河编练武卒,他就知道结阵而战的重要性,当初火药刚出的时候,亲信仆从就曾问过他:是不是火药一出,阵型阵法已无必要。吴起当时的回答就是越如此反而越重要。
那些游侠儿技击士击剑角力,确实勇猛。然而临阵对强盗,比起纪律那要比起义师差得远。潡水一战之后,吴起就多感慨……越人佯北而不逐,能做到这一点的军队天下极少,可见义师的纪律之强。
再说火枪如今已出,能够熟练使用火枪的,也多是义师出身的,这东西配合车阵连环确实是对抗强盗的利器。
吴起想要多了解一下泗上的军制,便问道:“难道你们家中竟无田?不是说在义师从军的,退役后即便无田也会组织共耕?”
那护卫笑道:“我本就是陶丘做工,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种地有什么好?我倒是喜欢到处看看,这几年跟随金主去过楚国、百越,可比种田有意思的多。”
“每年金主给的钱财又多,虽多凶险,但却快活。我是不愿种地的。墨家之义,说要利天下,那得是墨者。我们又不是墨者,便只要求利即可。利自己而不害他人,人人得利便是天下得利。”
“我虽没有成为墨者为利天下死不旋踵,但我保护了金主让商货流通,使百越之民有铁盐可用、让荆楚之民有棉布可穿,又不曾偷盗犯禁,也算是利于天下了……”
吴起闻言暗惊,心道这陶丘之地墨家讲学之风极盛,军中之人做工出身,居然也能够坐而论义,这确实不得了。
他却不知道义师内部每天都要组织学习识字,又多讲一些道义。那护卫看吴起神色有异,这样的惊奇之前多曾有人问过,便笑道:“你也不必惊奇。这义、利之说,都是我们连代表每日讲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确实是那么回事,便记下了。”
“义师从军的,多识字,这也是金主愿意雇佣我们的原因。只不过……利天下死不旋踵,既是誓言,便要遵守,又极难,非是有此志向坚定,也不愿更难以加入墨者。”
第三十八章 见微
护卫最后所说的这些话,也正是吴起最奇怪也是最难想通的地方。
墨者既说要求利,又说要为利天下而死不旋踵,这如何让人心甘加入墨者?若死不旋踵自苦以极,又与求利相悖,怎么想都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