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孟胜看着这些为了希望而充满希望的人群,长叹道:“求利之心,砺可断金。停车!”

呼喊了一声,前面驾车的人停住了马车,孟胜就像是彭城沛县常有的那种登高宣讲的人一样,就站在马车的车轮上,看着欢呼的民众,说道:“为天下人谋利,是墨家之义。如今为了众人的利,我们来了。”

只是简单地一句话,便有许多人高声呼喊。

人群涌来,将墨家使节的马车团团围住,孟胜就站在高处,与众人讲诉这一次墨家提出的变革的四十多条建议。

每说一条,便要加上一番这一条如何有利、如何能使民得利、如何符合墨家的道义与所谓天志。

徐弱等人虽也是墨者,也常年在这里宣扬,然而论及才华手段,终于与孟胜有些差距。

这些年的学习,孟胜的水平和提升的极高,正如墨子当年说的那样:“为义熟为大务?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墨子认为,利天下这种事,需要各尽所能。能夯土的夯土、能运输的运输,才能筑成墙。行义这样的事也是如此,善于演说的就演说、善于成书的就成书、善于做事的就做事,事才能成。

可既为墨家悟害或是候补的悟害,那便要能辩、能书、能事、能战、能守。

即便不能样样精通,但至少要全懂,又要在一些事上有过人之处,否则又如何能被众人推选呢?

孟胜的口才在众多善辩的墨者之中,并非是顶尖的那几人,可却依旧胜于常人。

时不时的喝彩声,也正说明了这一切。而这些喝彩,又让更多的人围过来听孟胜的宣讲。

孟胜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添最后一把火。

面对着众人,用自己在墨家这十几年无数的大会小会上练就的一身本领,用着当地的方言土话,将这最后一把火添到最旺。

“人生而求利而避害,这是人的本性。天帝既有天下,天下既有万物,人既活着,那么倘有天帝,天帝的本意就是让人发挥自己的本性。正如牛有牛性,牛若不吃草,那还是牛吗?人若不求利,那还是人吗?”

“是故天下的学说很多,诸子百家,上古圣王,都在说利国、利民。墨家也说利国利民利天下,这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