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页

赵国想要成为强国,要解决的好几个问题,融合代国和赵国文化是其一、集权改革是其二、夺取云中九原是其三,一直到赵武灵王时代依靠胡人打压国内贵族完成了这三项,才可以和秦国抗衡到底。

适固然在拆三晋,固然泗上最大的威胁还是魏国,但是墨家却不养虎,唯一一个想要养的虎是被锁死了南郑汉中巴蜀战略的秦国,逼他向西。

至于赵国,还是要逼着他在中原找出路。在中原找出路,那就必然要和魏、齐发生摩擦。

中山国固然是适借用其复国来削弱魏国、诱骗赵侯坚决反魏的,可未必真的对中山国好。有中山国在,云中高柳等郡就要排在赵国的战略重心后面,还不至于那么早翻脸。中山国这张牌已经用完了,可以丢弃了。

三晋已经被拆了一方,还要为将来再也没机会结盟做准备,一如用堵死南郑汉中倒逼秦国谋西一样,堵死北境云中,那也是在倒逼赵国将来和魏韩齐的冲突不可能断绝。

第二百五十九章 陈利害

几番争执之后,墨家这边口风极严,丝毫不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直接表现出一种不可以妥协不能商量的态度。

公子章又如何不知道这是在饮鸩止渴?可不饮鸩止渴又能怎么办?

无奈之下,知道再争执下去也无结果,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赵侯亲自读了一遍墨家书写的通约后表达了认可,随后使者跟随墨者前往高柳,宣读了赵侯的盟誓。

高柳附近的民众多数集结在了一起,听到了盟誓之后齐呼万岁,于是整军。

得正规骑兵三千、自耕农的游骑游侠儿八千、步卒九千,合计战卒两万、辎卒若干,南下在夏屋山击破叛军,转入中山,经中山国一路至巨鹿泽,沿黄河直奔邯郸。

庶俘芈所知道的,也就是与民盟誓的那些事,而他回忆起来忍不住笑的,则是因为公子章的使者盟誓毕,大肆宣扬赵侯仁义,却不想高柳的民众却根本不听,弄得使者很是下不来台,还是墨家的人出面给了对方一点颜面。

回忆的微笑还未退去,便到了安营的时间,此时作战多是以旅为阵,连长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夜里宿营的种种事情。

这里已经距离邯郸不远,一切都要小心。

连队刚刚驻扎,便有传令兵叫他让他去一趟大营,他指挥的连队是步骑士,不属于正规的旅内编制,一般用作机动步兵在决战中配合骑兵或者骑炮攻击侧翼,因而算得上是与众不同的精锐,又是常年在边境边堡做事的,有些事便落在了他的头上。